经验说:八卦是一种恶习。
实验说:八卦规范了社会行为,爱说八卦的都是热心人。
假如你是个风险投资家。一个心怀理想的、意气风发的年轻人找到你讲述了他的伟大志向,希望你给他注资,因为他有办法把你的钱翻3倍,到时候你们分享收益。那么你会投资给他吗?
除了确定他的计划确实能赚钱,你还必须保证,他赚了钱会连本带利地还给你。怎么保证?对簿公堂是不愉快发生以后的无奈之举,要想防止不愉快的发生,还是要事先做好功课,简单说就是查查那个年轻人的口碑,过去叫做“江湖名声”,其实就是八卦。
说八卦促合作?
八卦,那些背着当事人说的闲言碎语,其实并不像通常我们想的那样是破坏社会和谐、制造矛盾,传八卦者也不一定就是唯恐天下不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系马修•费恩伯格(Matthew Feinberg)等老师非常同意这个观点,为了有理有据地为八卦正名,他们把前面的投资场景搬到了实验室,倒要看看八卦对投资人和被投资人的行为到底有多大影响。
近400名男男女女在看到网站上“参与心理学实验有机会得50美元奖金或iPod”的广告后纷纷来到费恩伯格的实验室,在这里,这些不明真相的网友见到了另一群不明真相的实验者(双盲控制),并在实验者的指导下明白了接下来的游戏规则:
抽角色牌,确定扮演投资者、被投资者还是观察员。
投资者有初始点数10点,可以选择0-10任意多点投资给被投资者。
被投资者获得的点数立刻乘以3,并可以选择0-30任意多点返还给投资者。
游戏分两轮,每一轮中都会有三个投资者为被投资者投资。
观察者可以看见每一轮中点数流动的情况,并且可以把第一轮的情况告诉第二轮的三个投资者。
实验按照这个规则顺利进行,可是在做完第一轮之后就结束了,其实所谓的“第
轮”根本不存在,所有的角色牌也只有一种角色,那就是被投资者。研究人员只是想看看在这种可能被观察员八卦的情况下,被投资者会不会更加注意自己的行为,返还给投资者更多收益。为了对照,研究人员还设置了另外两种情况,一种虽然有观察员,但不许传八卦,另一种则没有观察员这个角色。
不出所料,八卦组投资者获得了更多的收益,平均达到了39点,在统计上显著高于平均只有35点的另外两个没有八卦组。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被人八卦,人们心中的小恶魔便会收敛许多。
说八卦的都是热心肠?
可是,八卦毕竟历来都被认为是上不得台面的事,没什么人能够勇于承认自己喜欢说八卦。难道说八卦真的是心中的小天使大爆发,宁愿背上“八婆”和“搬弄是非”的罪名也要帮助投资者减小损失?难道我们都错怪八卦了,说八卦才是真正舍己为人的行为?
其实也没有那么神圣。说八卦首先是为了缓解自己的痛苦。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体会,看到了有违公序良俗的事情就会很生气,尽管也许这件事跟你没有任何关系,但你仍然会血压升高、呼吸加速。 费恩伯格发现,在这种情况下,当人们把事情告诉其他
人后,生理上的不适感也会随之缓解,而且一旦有可能,几乎所有人都会选择去“八卦”。甚至可以根据一个人看到坏人坏事的不适程度预测这个人的八卦程度。
在另一个实验中,参与者这次被暗中安排只能抽到“观察者”身份。所有的观察者都会遇到把自己全部财产都倾囊相送的投资者和一个一分钱也不归还的被投资者。看到这种极品行为,他们可以选择告诉或者不告诉下一个投资者。但大约90%的观察者坚持将这个被投资者的八卦传达给下一位投资者,即使他们知道八卦对游戏最终的结果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这种“舍自己名声,促社会和谐”的“八卦精神”在一些人身上格外闪耀,费恩伯格发现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亲社会。亲社会这个心理学名词你可以理解为反社会的反面,这些人特别希望被人接纳,也希望为社会效力。
与其靠八卦,不如让社会更透明
可是无论怎么说,你可能还是无法抹去脑海中七大姑八大姨的形象,不可否认,过去她们在八卦的过程中,驱逐了难以合作的自私行为,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互惠行为。她们曾是维系社会合作的强大力量,但也由于自身水平的限制和偏见,有意无意地造成了搬弄是非的后果,以至于让八卦沦为上不了台面的行为。不过作为心事鉴定组的读者你一定很清楚,人类不可能成为死理性派,这种纯粹人为的社会监督是靠不住的,透明的诚信体系总有一天会代替暗中的八卦绯闻占领历史舞台。
本文转载自网络,著作权归属原创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和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更正或删除有关内容(邮箱:admin@eapchin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