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越不稳定的人,越期待自己的环境稳定


2017年的新冒险,从内心的稳定开始。

01

稳定感

很多人常说:“我这个人还是脾气挺好的,除非别人惹我生气。”

我基本还是挺平和的,但是突然,大客户流失,非高峰期大塞车,孩子不听话,准备去郊游突然下雨,账单来了,丈母娘驾到……

你内心的稳定感就失去了。而你是不可能以一种混乱动荡的状态去扭转事态发展方向的,这种状态只会强化现有的问题。

所以那些越渴望生活稳定,害怕改变的人内心是缺乏安全感和力量感的。

当你想要升级你的生活,你必定要开始一些冒险,你需要进入一些全新的场景,做一些过去没有做过的事情,接触一些全新的人,把你的生活打开,那些新的可能性才有机会进来。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都是很困难的,因为每一次进入未知的尝试都会带来不确定感,而正是这种不确定有机会让你看到你的潜力,把自己的生命带入新的纪元。

这种不确定感也是一些内心不稳定的人极力避免的,因为太没有安全感所以非常害怕改变,所以害怕改变会让能量更为萎缩,内心越无力就越渴望环境能够稳定,进而觉得需要不断的控制,以确保这种稳定。

然而这种低能量状态下的干预,反倒会把事情推向更为恶化的方向,因此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的生活就进入一个恶性的封闭的循环状态。

内心无力——害怕改变——停留原地——期待环境稳定——控制环境稳定——环境失控。

接着又从“环境失控”回到“内心无力”继续无限死循环。

02

场景重现

让我们来进入一个很多家庭都很常见的场景。

一天,你老公给孩子买了水彩颜料做礼物。孩子很开心的接过来,屁颠屁颠去书桌画画了。这一刻,你不会觉得有任何问题。因为目前为止,一切事情的发展都在你的期待中。

接下来,孩子画画的过程中,不小心把颜料弄到桌子上和衣服上了,而且因为孩子第一次使用水彩颜料所以掌握不好,而搞砸了自己的画。急的大哭,哭泣声简直震耳欲聋,划破了家中的宁静。

你去劝,希望他的哭声能停止,让你空间的宁静感尽快回来,你好言好语的劝他,可他完全不听,你的耐心值已经趋近于零,但依然还压着性子哄着孩子,可怎么劝都劝不好。

如果你的能量不够稳定,你很快就会被影响,你开始变得烦躁和恼怒,同时你的身体开始发热,呼吸也开始变化。

但你毫无觉知,因为你已经被烦躁和愤怒填满了。没有多余的注意力去自我观察了。

终于到了某个临界点,你爆发了,你开始大声责备孩子,而孩子哭的更厉害了。你越来越烦躁,而如果你还没有觉察并重新调整自己的能量状态,这股坏情绪会继续蔓延。

接下来你就会迁怒其他关联人,比如埋怨丈夫,干什么买这些给孩子,这不是没事儿找事儿吗?做事情一点都不靠谱。

你有可能是在心里腹诽,或者直接脱口而出了。而你的先生被指责了,他也会觉得很委屈也会愤怒。

然后他可能会回击,你们会大吵一架。也可能因为这种桥段上演的太多,所以他不想再吵了,而压着愤怒沉默下来,但终归对你们的关系造成的破坏已经发生了。

03

归因

你看,整个过程就是这样。

当你内在的力量感不够时,一点点小事就会逐步升级演化成一场灾难。对于归因能力很浅薄的人来说,会觉得这场灾难都是那个水彩颜料惹得祸,如果没有这个颜料就什么事儿都没有了。

可是他们不明白的是,这跟水彩颜料半毛钱的关系都没有,只是因为你的能量太低了。能够平静应对的事情太少。

这让我想起一些制作精良但同时剧情弱智的电视剧,通常反角女二号得不到意中人的垂青,就会恶狠狠的说,都是那个XXX(女一号)出现,要不是她,我和我的意中人就一定会在一起了。

虽然这些反面角色塑造的简单粗暴,智商情商都很捉急,但确实也有不少现实基础。因为很多人的归因能力大概都是这个水平,都是因为那个人出现,我的职位才会被抢去,都是因为那个人,我们的关系才会这样……

其实有没有那个人都会是这样,因为你就是这样的。

不是那个人也会是别人,只要你还是这样的你,情况都不会有多少改变。

我们会以自己当下的能量状态和所处的认知水平来归因到某个点。

当然,如果你认知中的时间框架能够拉的更长,你或许可以看到更早的归因点,例如因为早年孩子是给婆婆带的,所以孩子有很多情绪表达障碍的形成。

这个时候你的恼怒对象可能不是丈夫,而是婆婆了,当然这个过程你还可能顺便自我攻击一下,都怪我自己,当时做错了事,那时不该把孩子交给婆婆带的,现在孩子有这么多问题……

02

批判

刚上大学的时候,有一次放假回家了。一天和妈妈一起出门买东西,回家时我们全身上下摸了个遍,都找不到钥匙。

虽然很不情愿,但只好被迫接受了这个现实,我们俩都忘记了带钥匙了,现在我们进不了门。而我爸那时出差,也没办法回来救我们。没办法,只好打电话叫锁匠过来开锁。

那时没有智能手机,更没有微信。所以我没什么事可做,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听着我妈的一阵阵数落。

妈妈没好气的一直在说,要你把钥匙带着总不记得,你这是把家当旅馆,一点责任心都没有……

我很不爽,不停的辩解甚至反击,我越解释我妈越生气,说的更厉害。

我说,这又不是我的错

妈妈:那是谁的错呢?难道是我的错吗?

我说,为什么一定要有个人有错呢?

妈妈:没错的话,我们在外面站这么久,还要花冤枉钱找人开锁,这不是错是什么?

那个时候我智慧不够,还理不清这其中的缘由,虽然觉得很不对劲,但也无法反驳我妈妈,现在才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

《当下的力量》作者艾克哈特说,所有的痛苦都来自于对当下的批判。当我们力量不够时,就会希望“意外”不要发生,因为没有足够的力量来面对,所以就会变成对当下发生的事情的抗拒,认为那“不应该发生”,那么自然就会觉得这是个错误。

只要你认为这是个“错误”,那么你必然需要找到一个对象来承担这个错误。要么就是对内攻击,要么就对外攻击。

05

替罪羊

能量低的时候就是负面情绪比较活跃的时候,例如:烦躁、焦虑、恼怒、挫败、焦急、愧疚、自责……

因为这种内在越不稳定就会需要外部越稳定,所以会对生活中的环境、事、人有很多要求,这些人、事物的发展只要稍有点偏离内在的期待,这些情绪负面的情绪就会被引发。

小到一次塞车,孩子哭泣,大到流失大客户,资金链断裂,婚姻中有人出轨,发生疾病等,是因为内在没有足够的力量能够承载这些期待之外的事情发生,感觉自己简直就是个loser

为了掩饰这种无力感和挫败感,我们就会为它找个替罪羊,于是,你抱怨的对象就出现了。

可能是一个具体的人,你爸你妈,你的伴侣,你的孩子,你的老板,你的同事,或某一件事(不管这是你的事或是别人的事),批判某些现象,这种向外归因的手法会看起来更客观,所以似乎抱怨的挺合理。

例如批判这个国家,政府、教育体制、交通问题、司法制度、经济环境等等,通常男性这么干的比例会更高一些。

但抱怨就是抱怨,抗拒就是抗拒,不会因为你找的“替罪羊”更宏观和抽象,这种抗拒当下和内心不稳定的模式就会消失。

而如果你身边的人也有这种归因的思维路径,你们就正好一拍即合,彼此强化这种信念,以及强化它所带来的无力感和受害感,那么这种模式就变得更不容易被察觉了。

06

内在力量

而当你能量越高,内在的力量就越强大平稳,那如何让自己的能量保持平稳并不断提升呢?我们先来看看我们都是如何削弱自己的能量的吧。

批判是最有效的削弱内在力量的方式。无论这份批判是对自己的或是对他人的,本质上其实并没有区别,因为当你在批判时,相应的感受已经有了。

批判就是在自我攻击。想想你每天有大量的能量用在攻击上,同时内在同时还要生成防御性能量,自我辩解或自我隔离,那么你的能量不低才怪。

为了讲明白为什么批判别人跟批判自己没有区别,给大家讲一个我自己的一个经验。

几年前,一个周末我正在开工作坊,通常我们的地面课程都是会在酒店里的会场里,那天中午课程结束之后我们到酒店餐厅用餐。

到了餐厅后发现座无虚席,原来那里有一场婚礼正在举行,我需要穿过整个婚礼宾客用餐的区域走到最里面的位置。

在行走的过程中,听到婚礼司仪字正腔圆激情豪迈的讲着串词,而台下的宾客都在忙着对付桌上的鲜虾鱼肉,几乎没有人抬头听他讲话。

看到这个场景,我心里闪过一个念头,“讲的这么卖力,可是连几个抬头听他讲话的人都没有,这种工作真的是好没意思。”

但很快,我感知到当这个念头出现的时候,我的能量就降低了一点,很轻微,但我觉察到了。

我意识到,这里面有优越感出现了。因为我认为我的工作更有意义,我讲话的时候,我的学员都会很专注的听。

但这种优越感并不是真正的力量感,这种力量感是虚假而脆弱的,如果我认同这个评判,只要我的课程上出现学员走神或者打电话玩手机或离开现场的人,那么这些情况的出现就会带走我的力量。

于是就在那几秒钟,我马上放下我的评判,并重新扩充关于“讲话必须有人认真听才有价值”的信念,我看着那个婚礼主持人,重新给出祝福和欣赏,心想,“如果可以不在意别人有没有认真听,而只是自己纯然的享受和投入,这本身就是很棒的。”

很快我能感觉到到我的能量上升了,这整个过程很快,当我做完内在的转化动作时,我还没有走完那个十几米的过道。

但就在这短短的几秒钟,我清晰的感受到持有对别人的评判和放下评判对自己能量的影响。

07

放下评判

无论是前面孩子画画急哭的故事,还是我和我妈被锁在门外的故事,其实只要放下评判就会停止对当前正在发生事件的抗拒。

那么在这里教大家一个放下抗拒,给出接纳的句式,“XXXXX是可以的”比如:

>“孩子哭是可以的,哭久一点也是可以的。”

>“我因为孩子的哭泣而变得烦躁也是可以的。”

>“孩子是可以有烦躁情绪的,他也是可以表达自己情绪的。”

>“老公做一件想让孩子开心的事情,没有预料到后面的可能性也是完全可以的。”

>“孩子哭他的,我保持自己的开心喜悦也是可以的。”

>“有个周末被关在自家门外的体验是可以的。”

>“我和我的家人偶尔出门忘记带钥匙是可以的。”

>“如果我因为这样的事情而生气也是可以的,同时我也可以选择不把这种情绪丢到其他人身上。”

如果你能在事件发生的时候,即使觉知自己的情绪,并能看到自己对于当下那个事件或人(包括自己)的评判,并马上转化信念,放下这个评判,那么你会发现,你的内心会更加稳定,不容易被一些事件勾出各种情绪。

先从小事开始练习,不要一开始就不知死活的去挑战那些会引发你强烈情绪的对象,那么你必然会体会到强烈的“臣妾做不到啊”的无力感,接纳是需要有强大的力量感和高能量状态做支撑的。

如果碰到实在接纳不了的,先接纳自己的不接纳,给自己一点耐心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在各种小的情境中练习,让自己觉察的速度和深度都能不断提升,积蓄力量,很快你会发现,你内在的力量感就会来到一个新境界。到那时,也许你就有机会去挑战你生命中的那些核心主题了。

 

本文转载自网络,著作权归属原创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和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更正或删除有关内容(邮箱:admin@eapchin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