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女人比男人有更多机会练习某些人际交往技巧,至少在美国文化里是这样的。父母更留意培养女孩以恰当方式表达情绪,培养她们分辨情感细微差异的能力。那么,这是不是说,女人的同理心一定比男人更强呢?
一般来说,情况确实如此,但亦非绝对。人们通常认为女人天生就比男人更善于体会他人的感受,这点是有科学根据的,但是在工作场合明显是例外,不存在男女差异。例如,人们试图隐藏自己的真实情感时,或是与人冲突想要弄清对方潜在想法的时候,男女的处境都一样。
在性别差异方面,一般可以留意的是:在任何时候,如果将男女两性分成两大组进行心理学方面的比较,就会发现两组的相同之处总是多于差异之处,男女的曲线图中绝大多数部分都是重合的,只是存在一些微小差异。这就是说,统计数据显示男女之间存在显著差别,可是,虽然平均而言女性在某些情感能力方面更强,但是仍有某些男性在情感能力方面强于大多数女性。
现在看看关于同理心的研究数据。针对同理心而做的许许多多研究所得出的结论错综复杂,但是总体来说还算清晰。[1]有研究显示,女人是否比男人表现更出色取决于同理心。至少在西方文化中,女人更倾向于为他人着想,很乐意将心比心。当某人感到痛苦或高兴时,女性很容易也体会到同样的感受。研究数据证明女人确实比男人更容易体恤他人的情感。[2]
与男人相比,女人更善于察觉他人瞬间出现的情绪。有人使用非语言刺激感受性数据表(The Profile of Nonverbal Sensitivity,缩写为PONS)进行测量得出了这一结论。该表是我在哈佛大学的教授罗伯特·罗森塔尔(Robert Rosenthal)和现任教于美国东北大学的朱迪思·霍尔(Judith Hall)一起制作的。在测试过程中,被试会看到很多简短的视频片段,视频中的人们流露出某种情绪反应(例如,某人得知自己中了彩票,或是心爱的宠物死了)。这些视频片段经过处理,所以被试听不清视频中人们的谈话,不过能听见语调,也能看见他们的面部表情。经过数百次的研究,罗森塔尔和霍尔发现,在猜测视频中人物的情绪时,女人整体而言在80%的时候比男人表现得更好。[3]
可是,当视频中人物所流露的情绪复杂而又难以控制,不像一般面部表情那么容易识别时,男女解读情绪的能力不存在差别。人们更容易控制基本的面部表情,却不容易控制自己讲话的音调、肢体语言或是瞬间掠过脸部的“微情绪”。对方情绪表露越多,男人越能准确识别对方的情绪。在许多场合,人们刻意掩饰自己的真实感情,在商业场合更是如此,这时能捕获对方情感信息并进行准确解读显得尤为重要。在每日的商务场合(比如销售或谈判)中,男女在同理心上几乎不存在什么差异,在这些商务场合中,大多数人根本不能控制自己情感信息的泄露。
如果考虑同理心的另一个层面——觉察他人具体想法的能力——根本不存在性别差异。越是复杂的工作,就越需要准确了解对方的情感和想法,这时就需要一起使用认知能力和情感能力。有些人研究同理心准确度时所采用的方法,不是让被试只看一个视频片段,然后在被试看到一个情绪反应后请他们去猜当事人的感受。相反,被试要看整个谈话的录像,并且推测当事人在整个谈话过程中内在的想法(也包括当事人的感受),然后研究人员把被试猜想的与视频中当事人的陈述进行对比。在这项研究的一系列的7个不同测验当中,女性和男性的表现差不多,也没有证据显示女性在同理心的直觉方面占有先天优势。[4]可是,研究人员又做了一系列测试,并暗示,同理心是女性身份的明显标志,他们促使女性被试证明自己具备同理心,测试结果明显与之前的不同。结果是,女性被试在同理心方面的优势再次体现出来。换句话说,想要变得更具同理心的动机推动她们表现出更好的同理心(这或许是因为她们付出了更多的努力)。[5]
实际上,有文章曾分析过关于男女差异的研究数据,并声称男女在同理心方面具有相同潜力,只不过女人比男人更愿意运用同理心。该文章又说,某种程度上,男人更愿意让自己看起来有男子气概,而不愿意显得敏感,因为那是软弱的标志。[6]同理心的主要研究人之一威廉·伊克斯(William Ickes)说:“有时在社交场合男人看来感觉迟钝,这也许是他们为了表现心目中的良好形象而故意做出来的,与他们实际具有的同理心无关。”[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