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会有情绪?
进化论的心理学家认为,情绪变化来自我们的基因,目的是保障我们的生存。而根据文化派心理学家的说法,情绪是我们相互交流的代码。我们的文化,以及社会的规则,要求我们表现出某种情绪,以便得到群体的理解和接纳。假如我来自一个南方国家,我就必须在葬礼上号啕大哭以表示悲伤;如果是在英国,我这么做就被认为是歇斯底里。一个高级主管如果在公司会议上大发雷霆、辱骂同事,人们会认为他有性格障碍。而一个生活在郊区的小混混,如果不能以暴怒回应他人的攻击,就会被当成懦夫。
为什么我们有时很难察觉自己的情绪?
那些不被社会和道德接受的情绪往往被压抑、被转移或转化。比如,我在生老板的气。很显然,我不能当面对他破口大骂,我保持镇静,把怒火暂时压下。等到下班回家,没有任何理由,我就把怒火发泄到配偶身上。我无法表达自己的愤怒?那我就猛吃食物来报复。我还会把愤怒转化成身体的病痛:我克制自己,结果肚子就痛。我也可以否认自己的愤怒,切断自己同情绪的联系。如果有一种情绪我无法接受,类似于“恶毒”或“失恋”这类的,那么,每当我体验到这种情绪,它都会转化成“负罪感”和“悲伤”。还有一种常见的情形,欲望——一种被忌讳的情绪,会转变成对挑起欲望者的攻击或敬佩。
情绪多了还是少了,有没有标准?
如果说有标准,那就是社会的标准。实际上,我们大家都会由于不能控制情绪而感到痛苦,无论是恐惧、愤怒、嫉妒,还是羞愧。这是我们的基因、教育和个人经历共同作用的结果。不过,永远兴高采烈、心情愉悦也会把我们拖入危险境地,我们会变得过分自信,过于受外界影响;没有压抑,我们会做出很多不合社会规范的举动。当然,长期被羞愧、尴尬、内疚或焦虑的情绪困扰,也是不正常的,会妨碍我们的生活。害怕别人的目光而无所适从,我们就患上了社交恐惧症,需要进行适当的治疗。时间过长的悲伤和过于强烈的负罪感则是抑郁症的症状。
情绪缺失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吗?
一旦我们割断同自己情绪的联系,我们的直觉能力就会下降,我们就会错误地理解别人,错误地认识自己的需求。当我们不太关注自己的情绪时,记忆力也会随之下降。有些人看起来举止冷淡,其实是因为害怕自己太动感情而受伤害。面对分离之痛和职场困扰的时候,他们只会轻描淡写地说:“我累了。”这类人通常是少言寡语,即使讲述自己的一段生活经历,也往往不动声色,最后说一句“还算不错”或“有点无聊”之类的话。结果是,他们常常会抱怨社交和爱情生活贫乏。
若想改善这种情况,首先要更加关注自己的情绪。通过阅读小说或看电影,我们有机会体验一些自己排斥的情绪,如嫉妒、欲望、愤怒、悲伤等。其次,要注意体会身体的感觉,如心跳加快,手心出汗,面颊发热,这些感觉透露出情绪的变化。也可以写写东西,把我们生活中痛苦或快乐时的情绪体验记录下来。这样的练习有助于我们发掘自己隐秘的思想和灵魂深处的低语。
洞察别人的情绪变化有什么益处?
这种能力我们称为“共情”。研究表明,共情使人们更乐于互相帮助和支持,更能够平息负面情绪,改善人际关系。相反,对他人的情绪极端冷漠,比如那些脑部受损的人、犯罪分子,甚至某些大老板们表现出来的那样,则会导致发生更多的有悖常理的行为。你的配偶开车太快,你可以大声吼叫:“你疯了,开这么快!”你也可以这么说:“我知道你喜欢开快车,但我感觉很不舒服。”懂得用亲切而诚恳的态度表达自己的愿望,就能进行平等的交流,避免冲突。当然这个方法也不是永远有效。如果你在追求某人的妻子,为了平息她丈夫的恼怒而说什么:“我知道这使您不快,但我实在太喜欢您妻子了!”如果你这么说,那可行不通。
为什么有的人总是不快乐?
在情绪的天平上,我们是不平等的。有些人更容易不快乐,更容易感受负面情绪。也许是因为我们的社会传统观念认为,忧郁、冷静、谦卑、智慧比整天兴高采烈更值得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