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随意地对待生活,生活也会随意地对待你


不要在生命的长河中随波逐流。要故意地、有目的地生活。我相信这是一个人能学到的最重要一课,而且越早学会越好。  

——约书亚·贝克尔

201315日,67岁的M女士开车去布鲁塞尔火车站接一位朋友。只不过一个半小时的路程,但几个小时后,M女士却不见了。接下来的48个小时,没有人知道M女士去了哪里。M女士的儿子担心她的安全报了警。在大规模的寻人行动开始前,警察通过银行对账单发现了M女士的行踪。她在1450公里之外的克罗地亚萨格勒布市。

为什么当M女士踏上一段145公里的旅程,最终却在相反方向1450公里之外,穿越了半个欧洲呢?没有人干扰她,也没有人绑架她。当警察询问她原因,她也无法做出解释,只是在GPS导航系统设置目的地,一直沿着推荐的路线走。我有点心不在焉。她说。

出发时,M女士的GPS导航带她朝南走,尽管她要去的布鲁塞尔在她家的北部145公里处,她丝毫没有怀疑,还是跟着导航走。

由于没有觉察到走错了方向,M女士继续跟着导航走,穿过了边境来到德国。M女士本来应该能看到德语的路标,但是她继续跟着导航走,一直向南来到奥地利,给汽车加了油,天渐渐黑了,她停下来睡了一觉。

听起来太不可思议了——她还在国外遇到了一场小的交通事故——M女士继续沿着导航的路线,穿过奥地利来到斯洛文尼亚。当她穿过克罗地亚边境,注意到了克罗地亚语的路标,M女士才最终意识到可能走错方向了!

M女士的故事听起来非常荒谬。怎么会有人开始一段145公里的旅程,用时应该不到90分钟,却在48小时之后穿越了四个国家,往相反方向跑了1450公里?

M女士并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跟着错误的GPS导航走错路的人。

20162月的一个早晨,一位年轻的加拿大女士用GPS导航在大雾天开车,却开到了休伦湖里。她很幸运,及时从车里爬了出来,在冰水里游了50米到岸边,最终死里逃生。

201799日,一名男司机跟随GPS导航的指引,最终驶入伊士顿的里海河内。

读了这些故事,大多数人都会摇摇头,感到难以置信。怎么会有人思想这么不集中,开车经过四个国家,一直到1450公里之外才意识到走错了方向?怎么会有人居然注意不到周围环境,开车扎进湖里?听起来太难以置信,难以想象有人居然如此三心二意,但事实就是有很多人每天都生活在持续的注意力分散状态之中。

近年来,类似的事故正在逐年增多,有人开车看手机,撞了;有人走路看手机,被撞了……轻则伤筋动骨,重则车毁人亡。仅仅是低头的瞬间,毁灭的不仅仅是一个家庭!

除了手机,我们周围还有无数的事情可以分散我们的注意力。人脑每天会做出约3.5万个决定,然而这些决定中我们意识到的却不足1%,每天,我们都无数次地走神。

科学研究显示,人走神时,大脑后台就得消耗更多能量。因为走神时,大脑内侧前额叶皮质上的默认网络和执行网络会同时被激活,就相当于在电脑上同时打开两个网页,自然更费流量。但之前很长一段时间,科学家都认为一个网络被激活时,另一个就会自动休眠。

我们看似随心所欲地打开无数个网页,美其名曰:顺其自然”“随心随意”“佛系,其实大脑却一直在超负荷运转。

直到有一天,我们醒来之后照照镜子,发现自己几乎认不出镜中人。这时我们才会环顾四周,看看自己变成了什么样子,我们对人生做了什么。我怎么会在这里?时间都去哪儿了?这些年,我都在想些什么?

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我们最终活成什么样子,是由我们的思想决定的。你随意地对待生活,生活也会随意地对待你。你的随意,其实只是对生活事件所做出的无意识反应,从而养成了无意识的习惯和行为模式。这些模式或许对旁观者来说很明显,比如朋友、家人、同事或者受过训练的心理治疗师,我们自己却可能浑然不觉。

高中有个同学,她的座右铭就是顺其自然一切随缘,用现在的话来就是佛系吧。当所有人恨不得一分钟掰成两分钟用的时候,她顺其自然,困了就睡,不管有没有课、考不考试,想干什么,就随时去做。她的生物钟和我们是相反的,她晚上玩游戏,白天睡觉。大家经常忽略她的存在,她很容易就被锁到了教室,负责看家。高三了,她的书还是崭新的。所有人都劝她说:开始学习吧,现在还不晚,不然以后你会后悔的。她总说:我有在学,我有认真打游戏,学习这东西得分人,人各有命,我就顺其自然,听天由命吧。后来老师同学真的当她顺其自然了,大家都逼着自己努力学习,慢慢地习惯了她的顺其自然。

后来,她连专科线都没上,也就没有上大学,毕业找了酒店服务员的工作,大二那年听说结婚了,嫁到了村里。当我们再见到她的时候,她已经变成了中年的农村妇女,扯着嗓门喊孩子回家写作业。她说:现在我很后悔上学时候不努力,顺其自然其实是个好词,但是我用顺其自然来掩盖自己的不努力,最终我也尝到了自己种下的苦果。

我们并非注定要重复过去的生活。我们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但是我们必须先确认这种方式,才能去改变它。因为我们对人际关系的期望和想法形成于早期的经历,因此有必要理解那些经历,以帮助我们在当下建立更健康的人际关系。

  ——丽莎·费尔斯通博士

格兰登协会研究与教育主任

本文主要观点来自

《手写日记:改变焦虑、抑郁和悲观的习惯》

生活不用太刻意,但是生活也不能太随意。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我们要故意学习,故意工作,故意生活。通过手写日记,我们会更加关注自己和周围的一切,更加理解我们的真实自我和人生方向。没有手写日记,我们就会每天都在不知不觉之中漫无目的地漂流。我们被境遇牵着鼻子走,就像一艘没有舵的船,常常迷路、搁浅或被困。

人生只有一次,谁也不知道这段旅程将有多长,一路上会遇到什么挑战。可以确定的是,如果想要过上幸福、健康、有意义的人生,我们就需要故意去生活,而能帮我们做到这一点的最有效工具就是手写日记。

 

 

 

 

 

本文转载自网络,著作权归属原创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和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更正或删除有关内容(邮箱:admin@eapchin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