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具的心理意义


罪恶知道自己的丑陋,因而戴上面具。

——本杰明·富兰克林


荣格
荣格认为,社会化的自我也是戴上人格面具的自我。人格面具的概念,源于希腊祭典与戏剧,戴上面具的人认同并执行其所扮演角色的功能。
用在心理学上,人格面具不尽是负面意涵,因为人格面具也是人执行社会功能的必要手段,任何职位的社会功能都需要一定社会期待的形象相搭配,事实上,对较健全的心灵而言,往往能依照不同情境需求成功扮演不同的人格面具角色。
依此而言,人格面具是公众性的,只是过度公式化的人格面具,不但有丧失个性的可能性,严重的情况是过度压抑个性后果,使得自我在脱下人格面具后,发现自我感脆弱到出现危机的程度。
那种脱下人格面具不知该扮演什么的极度焦虑,而对有些心灵而言,则是重新设定自我人生方向,甚至转向追求深刻经验的契机。即,从防御性的面具转向面对阴影的成长过程。

荀子
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伪,人为也。因此,人格面具是一种表演,片面的表演就会出现鲁迅痛斥的瞒和骗的艺术,或者出现僵化的人格面具。

哈洛的恒河猴实验
哈洛的恒河猴实验发现,猴子虽然一开始害怕带着恐怖面具的毛绒母猴,一看见这张脸就吓得连声惊叫,并躲到笼子的一角,全身哆嗦,但是依旧会会回来依附于母猴,哈洛宁愿用爱来形容这种现象。

罗杰斯
成为一个人意味着从面具后面走出来。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机能。人本主义的实质就是让人领悟自己的本性,不再倚重外来的价值观念,让人重新信赖、依靠机体估价过程来处理经验,消除外界环境通过内化而强加给他的价值观,让人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人总喜欢戴着比自己还漂亮的面具”——尼采

社会心理学家迈尔斯

那些常常做坏事的自我膨胀的人,是在掩饰他们内在的不安全感和低自尊呢。那些过分自信和自恋的人,是在用一个夸大自我的面具来掩盖其弱小的自我。

温尼科特
面具是假自体,用一种假象和非真实的感受去应对现实的生活。用那个带着面具的自己和周围去打交道,而真实的自己会在后面观看。

阿德勒
恨通常不会公开表露,它类似虚荣,知道如何给自己戴上面具再显现,有时恨以温和的形态表现,例如不信任人、唠叨、怨怼就是一种掩饰形态,一个人怀恨的程度和唠叨程度,可说是此人个性的最佳指标。

语言学
人类心灵的无意识结构通过各种文化形式表现出来,涉及神话、亲属制度、面具、丧葬活动,等等。

埃里克·埃里克森
他在提到人格面具时认为,一个微弱的自我似乎是卖给了一个具有胁迫性的社会原型。一个软弱的自我并不能从不断的支撑中获得根本的力量。一个坚强的自我从坚强的社会获得了他同一性的一面,根本不需要任何人处心积虑地人为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