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想好好休息一下的人,99%都会变得更累


关于休假,相信很多人都有一个同感:再长的假期都歇不够,回来一上班还更累。这是因为绝大多数人都不会真正的“休息”。

 

心理学的休息指一种“既没有激动,也没有不安的状态”,也就是俗话说的“内心毫无波动”。这种情绪状态下的神经唤醒水平和能量消耗较少,你会得到一种平静的愉悦感。

 

美国精神病学家Edmund Jacobson认为,之所以人们会持续紧张疲倦,是因为我们并没有学会放松。有时尽管你毫无体力运动,一天下来也会觉得精疲力尽,因为你没有察觉到:自身肉体、心理一直在迫使肌肉持续耗能。

 

我们最常见的几种无效休息方式:

No. 1:拼命补觉

No. 2:宅

No. 3:夜店夜场夜生活

No. 4:行程臃肿的旅行

No. 5:聚会饭局

不得不承认,我们总是缺乏对“休息”的想象力。我们能想出来的休息方法无外乎两种:使劲睡和使劲玩。而凡是这么干的,假期结束都跟没休息一样。

 

使劲睡,会打破人体生物钟,将大脑中的昼夜节律向后推延。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一项研究发现,生物钟颠倒需要我们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调整。

 

拼命玩,当时挺过瘾,却无法帮助脑力劳动者获得很好的放松(睡眠多是为了修复大量的体力消耗),大脑会不断抓取和分析信息,保持高度活跃,所以在娱乐结束后,往往会感到加倍的疲倦。比起长时间的保持同一行为,交替进行娱乐活动的行为更加积极有效。

 

生理学家谢切诺夫做过一个实验:同样为了消除右手的疲劳,比起双手都静止不动,让左手进行适当的活动,带来的恢复效果更好。其基本原理就是让大脑中的部分神经活跃,另一部分休息,彼此交替进行,获得更高的休息效率。

 

疲惫时和人聊天、说笑会很容易放松。但事实上,并非所有聊天都能让人放松,和你的聊天对象有关。尤其对社交焦虑者而言,假期间的社交行为更不是休息项目,他们容易在聊天过程中怀疑自己是不是说错话、有没有给他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反而更会吃力和疲倦。

 

所以说,最好的休息项目就是那些让我们重新找到生活和工作热情的活动。当你做完一件事,会变得心情满足,很期待做下一件事,也许才是最好的恢复热情、调节情绪的方法。

 

想真正在假期歇舒坦,也有一些方法论:

 

01

美国心理学协会关于“假期”的系列研究证明,许多人在假期中都会受到“假期压力”的影响。在“假期压力”中,“预期管理”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当在假期中时常发生我们掌控或预料之外的事时,我们的压力指数都会持续上升,很难进入一个有效的放松和休息的状态中。

 

在假期开始前,我们可以给未完结的工作找到一个节点,告诉自己“工作暂停在这里就可以了”,完成好假期前的收尾工作,避免在假期中仍然因为工作产生紧张情绪。当我们和人聊天交往时,社交风险实际上常常使我们精神紧绷,最终就会影响我们假期休息的感受。

 

所以,假期就尽可能选择和那些我们喜欢、信任、没有社交负担的人聊天相处吧。和熟悉的老友吃个饭,和父母家人一起散个步都是很好的选择。或者你愿意,可以用一段时间,好好和自己独处,总之只需要追随本心,怎么舒服怎么来。

 

02

华盛顿州立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进入有植物的房间可以降低血压并提高生产力,有助于人们更轻松舒适的呼吸。

 

如果决定假期在家休息,不妨去花店买一颗小盆栽或者一束花送给自己,让家里更有休息的气氛。

 

03

根据心理学家谢切诺夫的实验,除了脑力、体力相间使用可以缓解疲劳外,交替更换用脑的内容,也可以减缓大脑的疲劳。

 

在假期时,我们可以尝试一些与平常工作生活不一样的领域,如果平时习惯宅着,就抽时间去室外走走,徒步,或者登山,或者就是一些你没有想过的自己会做的事。

 

04

习惯了假期看剧,唱K打游戏,不妨拿2小时读一本纸质书,哪怕是本漫画都ok。或者听一段古典音乐,看一场话剧,甚至在晚上9点后漫无目的去大街上骑车。多给自己的大脑一些新鲜感,休息的感觉会更加彻底。

 

05

《意识、睡眠与大脑》的作者、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马修·沃克在他的书中提出,平时工作日的睡眠缺失是一个不可逆的伤害过程,假期的过度补觉并不会真正起到“补觉”的作用。相反,如果一天中过度睡眠会降低人的肌肉张力。这一点很多人都已经有所体验,比如很容易在起床后仍然感到昏昏沉沉,没有力气。所以,在假期中最好也不要过度贪睡。

 

说这么多,就是希望大家了解:休息和放松谁都不是天生就会,也是需要计划的。特别是在大!长!假!里的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