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论“孤独”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01.

在哪一刻,

你会突然觉得有点孤独?

 

“夜里十一点突然想吃馒头,兴冲冲地查菜谱、揉面、等它们发酵,最后掀开锅盖看到挤在一起的小白馒头时,觉得自己简直是宇宙之王。但蒸汽散开后,我却盯着吃不完的馒头直发愁,最后直接盖上被子睡觉了。“

 

“早上四点半被蚊子咬醒,再也睡不着了,房间里一点声音都没有,我站在窗边看着天空一点点亮起来,才发现这个城市是真的好大好大。“

 

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说:“几乎我们所有的痛苦,都是来自我们不善于在房间里独处。”

 

也许,我们比想象的更不知道该如何与自己相处。

 

拥有“独处”的能力,是我们一生都要学习的功课。

 

02.

什么是“独处的能力”?

 

人格心理学家Burger认为,独处是我们与他人没有社会互动。哪怕我们置身于人群中,但没有与他人的信息交流时,也称为独处

 

我们常常将独处认为是孤僻的象征,但是心理学家Larson认为,独处分为两种,非自愿独处和积极独处

 

非自愿的独处,会给个体带来伤害,且常与强烈的寂寞感和痛苦有关;而积极独处能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并有益于心理健康。

 

积极独处,是一种人格特征,个体在拥有良好的人际交往的同时,也喜欢为自己保留一些时间独处的行为倾向,是一种自主的积极选择。

 

温尼科特认为,拥有独处的能力,是一个人情感成熟的最重要标志之一。

 

03.

我们如何拥有独处的能力?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独处不利于力量弱小的个体在适者生存的环境中存活,人类选择群居的方式和各类利他行为,都是为了提高整个种族的适应性,更有机会流传基因。

 

因此,自主选择积极独处的人,往往有足够的自信和力量独自面对生活。

 

马斯洛认为,积极独处是自我实现者的重要特征,他们独处并享受孤独。

 

结合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和马勒理论,解释了我们是如何发展,才使独处成为我们的积极能量。简而言之,个体拥有独处能力的条件是:

 

Ø 童年时期的“分离-个体化”任务完成,我们能够安心的独处;

Ø 青少年时期完成自我认同,我们能够自信的独处;

Ø 中年期具有繁衍感,我们能够自如的独处。

 

04.

分享 :独处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NO.1对父母:亲子之爱是指向分离的爱

 

一个人身为父母是否能明白“亲子之爱是指向分离的爱”非常重要。

 

如果父母如同几个月大的婴儿一般,与孩子保持着共生关系,认为孩子是自己的所有物,而不是两个独立的个体,那么势必无法很好的面对分离带来的重创和空虚,或者会严重影响孩子的人格独立发展,与父母形成扭曲的关系。

 

NO.2对伴侣:我敢在你的怀里孤独

 

这周先生提前把女儿和奶奶送回老家,当我回到家一个人坐在地板上,打开喜欢的音乐,突然感觉没来由的无比美好,我太想念这种孤独的感觉了。

 

恋爱之初记得看过一句话,“最可怕的孤独是你和你想倾诉的人在一个空间,却在不同频率”,当一个人很大限度地依赖另一个人,他是不是真的有足够独立的人格,他是否拥有一种独处的能力?

 

独处的能力不是说你完全独来独往,是指你可以社交但也能独处,能够体验这种和自己内心对话的能力。

 

NO.4对自己:我就是我,最独特的烟火

 

从青少年到成人,如果很好的完成了分离个体化的过程,个体就能形成独处的能力,能够对父母、家庭进行重新审视和定义,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而不会被他们控制,同时也能处理好与他们产生的负面情绪。

 

或者说能清楚的界定各种关系的边界,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也就是“感觉自己长大了”。否则就像日常所说“我内心还是个宝宝”、“妈宝”、“爸宝”。

 

英国作家奥利维娅·莱恩在《孤独的城市》中写道:

 

我想要被看见、被包容、被接纳,同时,我又感到自己被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这让我没有安全感。当我被一对对的情侣或是一大群人所包围时,我会尤其害怕别人投来评判的眼光。

但这些感受的起因终究是孤独,它们也始终会向两个方向激荡——渴望亲密,躲避威胁。

 

生而为人,我们一直在亲密和自主的天平上不断倾斜,哪一种倾向都没有对错,重要的是你的感受。

 

若你是party animal,也不愿你为了独处而孤独。

若你正在独自一人,希望你早日找到专属支柱。

若你在独处中快乐,那就享受自我接纳的瞬间。

 

祝你无论身在何处,都能享受自己的陪伴。

 

 

在孤独中成形的事物,往往也能被用来救赎孤独。——奥利维娅·莱恩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