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前一定说清楚的那些事儿


结婚的理由有1000个,离婚的理由也有1000个。与其在婚后才发现自己与伴侣有很多不可调解的问题,或者发现伴侣“变了”,不如在婚前就关键问题进行沟通,达成共识:

 

谈钱

 

金钱,是所有人际关系最难以开口的话题,因为在亲密关系里谈论钱,就可能被指责“拜金“”势利“”斤斤计较“。然而,财务压力是家庭生活中第一压力。

谈论金钱并不是单纯谈论你有多少资产,是否负债,还包括双方对金钱的看法、未来储蓄的计划、消费与投资的看法、家庭支出的分配等。

婚后的财务风险是要共同承担的,一旦破了个窟窿,会打到你措手不及。 

 

生育、育儿观念和计划


很多夫妻都深有感触,婚后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的还是在生孩子之后,所以,对每一对准夫妻来说,生育话题是绕不开的话题。

生孩子,并不是单纯地“是时候要生了”的事情,而是要双方认真考虑后,才能下的决定,这样是对双方和对孩子负责。

同时你们也能少一些生育后“不得不”面对的两难困境。

婚前,你可以与你的伴侣讨论这些

1.双方都想生孩子吗?

2.如果生,怎么抚养孩子?时间上该如何分配?

3.具体的照顾孩子的事务,两人承担的比例如何?

4.对孩子的性别有没有期望。

5.抚养孩子与个人职业发展冲突时,该如何解决?

……

这些问题,都需要坦诚沟通,越详细清晰越好,这可以了解到伴侣是否真的做好了承担责任的准备。

 

当你遇到压力时,伴侣会提供帮助吗


我们寻找亲密关系,很大程度是因为我们希望能从亲密关系获得滋养。

当一段关系能够给人们带来安全感,那么就能给双方带来长久走下去的动力。

当你陷入精神困境的时候,ta能否给予你支持,是影响长期亲密关系的质量因素之一。

如果对方完全无视你的精神困境,你会陷入两个人比单身还要孤独的状态。

在结婚前,你们可以相互沟通,当双方遇到压力或脆弱时,你们是需要对方安慰、是需要空间,还是需要鼓舞士气……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

当你遇到压力时,伴侣能够支持你,这会让你从伴侣身上获得极大的精神力量。

 

对亲密关系的期望

 

虽然中国的传统教育中没有教我们如何建立一段良好的亲密关系,但是我们对亲密关系的要求并不低,例如平等,尊重,沟通流畅,提供情绪价值。

在结婚前,你们最好要考虑双方在婚后如何维持亲密,因为双方对亲密关系的期待不一致会极大影响到婚后质量。

《三十而已》中的陈屿与钟晓芹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双方没有犯原则性的问题,但是他们的感情被婚姻中的鸡零狗碎消磨。

这是因为陈屿对亲密关系的需求是“过日子”,而钟晓芹对亲密关系的期待需要双方互动沟通。

婚前你们需要沟通:婚后你们会定期约会吗,会给对方制造惊喜吗?会固定花时间在一起亲密独处吗,仪式感重要吗?这些问题看似平常,却极大影响婚姻质量。

 

发生冲突时你们如何沟通


冲突不可怕,所有关系我们都会遇到冲突。

但如果你们遇到冲突仅平息情绪,而没有正视背后问题,那这些问题就会在婚后反复出现,即使大多数都是相处过程的“小事”。

如果只有一方有解决的意愿,另一方无视问题,在长期失衡下,会让想解决问题的一方产生对伴侣和关系都失望的情绪。所以,当问题出现时,你们不仅要思考如何处理这些坏情绪,还要沟通和解决问题。

 

打破幻想


我们有时喜欢把自己的爱人想象得过于完美,就像对方四周笼罩着光环。

其实,周围的人能一眼发现对方的毛病,只是我们不愿戳破心中的幻想。

一旦恋爱的光环褪去,你还能不能接受对方有缺点呢?

你们需要了解彼此都不能接受的点是什么,列一张清单,写明理由,比如不能接受花心、懒惰、自私等等。

即使ta褪去光环,只要不涉及这些破坏性特质,很多时候彼此也能相互包容。

如果ta身上具有这些你不能容忍的特质,你思量自己是选择包容还是拒绝。

其实,如果双方能成为伴侣,也就意味着ta很可能不符合清单上最要紧或者大部分的特质。

 

讨论个人边界
婚后,你们个人边界不可避免地会又稍微退让一步,但某些行为你觉得是越界的, 需要婚前沟通,例如“查手机”“不准和异性交往”“任何时候都要汇报行程”等。

如果你觉得有些行为与空间你必须保留,那你要和你伴侣沟通好,对方也是如此。

当然,这并不是意味着,我们必须要100%达成共识才能进入婚姻,但如果我们在婚前就做好沟通和达成心理预期,再决定要不要进入婚姻,那婚姻质量会更高,更能滋养着彼此成长。

如果你已经进入婚姻,你也可以就这些问题与你伴侣沟通,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让你们的关系更好。

 

 

婚姻是什么?

放在社会学的角度,

它是私有制的产物。

但对于我们普通人,

它承担爱,责任与成长的期待。

所以,我们更需要婚前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