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
工作郁闷的时候,明明肚子一点都不饿,但还是点了炸鸡+快乐水?
压力大的时候,常常怒点全糖奶茶!
周末用零食来弥补独居空荡荡的心?
如果你有类似的习惯,用狂吃来安慰郁闷的心情,那么,你要警惕了,或许你就有情绪性进食。
“情绪性进食”,顾名思义,就是指在心情不好的时候无节制地吃东西,借此方式来缓解压力。
一、为什么我们在郁闷时爱吃吃吃呢?
吃东西对缓解情绪确实有帮助,BBC就曾经对情绪性过度饮食者做过一项脑研究。
艾莉森是是一名因创伤导致的,情绪性过度进食者。
“如果我很生气,我就会吃得很多,基本上都是狼吞虎咽,用吃东西来安慰自己。”
艾莉森和食物的关系非常消极,因为她小时候常常不被与允许吃饭,连吃饭的时间也是惩罚性的。
为了知道她的大脑发生了什么,神经科学家希沙姆博士使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仪,对艾莉森进行测试。
进行扫描时,她会被告知吃到她喜欢的东西,然后用管子把巧克力奶昔送到她嘴里。
得到奶昔的前两秒钟,面前的屏幕会显示字母A,意思就是艾莉森知道自己会吃到食物,当屏幕上的试吃红旗亮起时,就会喝到奶昔。
在知道吃什么和真正吃东西过程中,希沙姆会关注大脑一个重点区域,就是大脑的奖赏回路。
奖赏回路能告诉你有哪些东西能让人愉悦,是否想获得奖励,并能进行计算和做出行动。
在核磁共振中,这个区域活动越强,颜色就越亮。
在好心情的情况下,给艾莉森一杯巧克力奶昔,大脑很多区域就会变亮。
当实验者让艾莉森听悲伤的音乐,让她觉得比较难过时,和普通人不一样,她的奖赏回路变得更亮了。
这就意味着艾莉森在悲伤的时候,更渴望那杯能安抚她心情的奶昔。
这是因为艾莉森长期过度饮食,使得大脑已经习惯以这种方式对食物作出反应,这就是为什么改变困难的原因。
心理学家除了从脑科学的角度对情绪性进食进行研究,也有从家庭关系的角度来分析:
在童年时代,情感需求得不到充足重视和关注的人,日后会更容易出现情绪性进食。
在这部分人心里,当情绪不被鼓励,无法表达和纾解时,只能通过这种单向的无需沟通的方式来处理情绪上的波动。
因为吃的本身,可以维持活力,让人感觉到自己活着,降低被别人忽略的感觉。
听起来,情绪性进食确实能缓解情绪,那岂不是一直吃一直爽?
二、情绪性进食是万能法宝吗?
NO! NO! NO!
情绪性进食只能缓解一时,但给身体和心理带来的负面影响却是长期的。
01
自我评价降低
有研究表明,面对压力时,我们会更渴望高热量的食物,高脂、高糖、高卡路里的食物往往成我们的首选。
吃多了,会引起肥胖和健康问题,体重的失控和身体健康水平下降会有降低我们自尊水平的风险。
02
形成恶性循环
当“吃东西”成为你常用的解决情绪问题方法,你就会陷入恶性循环:
大量吃热量食物→胖了→沮丧→再来一口热量食物……你会慢慢陷进这种情绪循环中,而不去认真地了解自己的情绪问题。
03
给身体带来负担
暴饮暴食会增加肠胃的负担,引起一系列的消化、便秘问题,严重时容易导致胃出血加重肝脏负担,同时也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三、如何改善情绪性进食
如果你情绪性进食已经严重影响到你的日常生活,建议去正规的医院就诊,如果问题不大,可以尝试以下的方法:
1 觉察自己
每一次喝完奶茶后,都给自己承诺不要再喝了,这种简单粗暴的承诺显然只是一种心灵的负担,不能达到约束的效果。
而当我们认真自我觉察,分析“是否真的愿意改变情绪性进食”时,我们才更好地能驱动自己。
2. 正念饮食
正念饮食,简单来说就是专注于你的食物,好好吃饭,重新建立起你与食物的关系。
情绪性进食时,我们往往只是在完成咀嚼、吞咽动作,而正念饮食,是有意识地感受到我们在吃什么、吃多少、饱不饱?你可以通过以下清单,来练习正念饮食:
正念饮食记录单摄入的事物:摄入量:所在的地方:1.你在想什么?关注自己的反应,并写下你的想法。2.关注自己的情绪反应,请描述你的感受。3.觉察你的呼吸、心脏、胃等,并将你的身体反应记录下来。
3.寻找支持小组
很多有情绪性进食的小伙伴,在处理情绪问题的时候习惯只用“吃”来解决问题,我们可以尝试建立一种人与人的互助温暖的连接来代替缓解情绪的方式。
例如,你可以寻找一些和你一样情况的支持小组,通过别人的鼓励,你获得情绪被重视的满足,而不是转向食物来得到慰藉。
最后,不要让食物沦为对抗情绪的工具,让本来快乐的一件事变得机械而功利,失去了享受食物本来的意义。
EAP可为您提供以下方面的咨询服务:情绪压力、亲子教育、家庭关系、职场困扰、健康咨询、法律咨询、疫情影响等。
如何使用EAP预约您的咨询师?
方式一:选择顶部菜单栏、或进入本平台首页,选择【预约EAP咨询】,登录进入后可查看并选择咨询师进行预约。
登录方式:
用户名:中石油员工邮箱
初始密码:000000
方式二:您可随时拨打24小时热线,我们将为您提供及时的支持,并帮您预约适合的咨询师。
国内拨打:400 650 6605(手机) 海外拨打:0086-10-65186966
800 810 6605(座机)
方式三:使用海外风险预警APP-----进入员工管理-----选择心理健康-----点击预约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