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自我效能感,增加心理弹性


 

 

“自我效能感,即个体对自己有能力完成一项任务的信念,决定了个体是否发起行动,在这项行动上投入多少努力,以及是否会持续努力……对自己的能力高度信任的人在面临艰巨的任务时,会把它视为需要征服的挑战,而不是需要躲避的威胁。”——阿尔伯特•班杜

 

 

面对紧急事件,当事人的应对能力受到重大挑战,这种时候自我效能感更加重要。TA是否相信自己能够影响事态向好的方向发展,是否相信自己的努力最终会奏效,决定了当事人如何选择行为的决定因素。如果一个人不相信自己的行动能产生自己想要的结果,他在面对困难时没有动力坚持不懈,容易感到压力和沮丧。企业和EAP在协助员工应对紧急事件的过程中,一项重要工作是提升员工的自我效能感。

 

如何建立自我效能
Ways to Establish Self-Efficacy

对身边的人,我们可以像教练那样,帮助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和资源产生更大的信心,改善自身的应对方式。班杜拉提出了影响自我效能的四个信息来源:

 

• 自我掌控的经验–直接经验

• 观察学习–角色楷模的影响

• 语言说服力–他人的鼓励

• 生理线索-身体上的反应 

让我们看看教练如何通过影响这四个因素帮助来访者提高自我效能,思考这些方法对我们处理危机事件有哪些启发。

 

掌控经验是建立自我效能感最有效的信息来源。教练常说:“没有比获得成功更能刺激成功的!”教练帮助来访者认可自己的成就,即使是从小的成就开始,也有助于逐步建立对自己的信任,重新建构自我认识的模式。 教练帮助来访者避免重复过去的自我挫败策略,设计更有效的自我改变实验,制定改变计划、可管理的目标和具体的措施,与个体的“改变准备度”相吻合的步骤成功的可能性更大。当个体获得了成功的体验,自我效能感自然得到强化和提升。

 

角色楷模影响我们的行为选择。人是相互影响、彼此学习的物种;身边的同事、朋友、家人、社交圈子构成了我们的行为常模。观察他人的表现会影响自我效能,当我们看到身边人沉着地处理紧急情况,我们更有可能镇定下来。与我们具有相似属性(年龄,性别等)并且不完美地奋斗,但坚持不懈并成功完成相似任务的模型最为有效,比如自己身边的同事和领导。

 

言语说服力是影响行为选择的重要因素。我们从他人的言语中得到的信息对我们的自我效能期望产生正面或者负面影响;很少有人能做到“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当你得到鼓励,你对自身完成任务的能力会更加有信心。当然,这些话语发挥作用的前提是当事人认为是出自值得信赖的人之口。“说服力”不等于说服的企图,不等于兜售某种策略,充当啦啦队,给予鸡汤式的、空洞的鼓励。作为教练式的领导和同事,你可以向遇到紧急情况的员工真诚地表达“我相信你可以做到,我相信你!”

 

生理反应对人的行为选择影响很大。人们在面对选择和执行任务时,根据自己的身体和情绪反应判断自己执行任务的能力。如果你怀疑自己的能力,担心失败,你会感到紧张焦虑,心跳加快,身体僵硬,浑身出汗。这些身体反应引发更多的自我怀疑和恐惧,使自我效能感进一步下降,影响功能的发挥,形成恶性循环。我们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充分发挥自我调节能力,通过有意识的思维过程以及呼吸和放松技巧,影响和管理自己的生理反应。健康教练帮助来访者了解焦虑的反应模式,寻找、学习和应用情绪调节和自我管理的方法,承担起自我调节的责任。执行任务之前,在头脑中进行积极的模拟和预演能够帮助减少我们预期的焦虑,增强对自己表现能力的信心。教练有时候和来访者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演练即将到来的任务,预演自己如何沉着冷静地完成任务,这些方法都有助于在现实场景中平静下来,凝神定期,处变不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