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招打破情绪黑盒子


虽然孩子的情绪特质有个别差异,但进入青春期之后,因为身心变化大,情绪的感受或表达都会比较强烈,也难预测;一不高兴,要不就马上拉下脸来、闷不吭声,要不就用力甩门、大发脾气。表情不屑的嚷着:「有够烦」、「不公平」,是常有的事;心平气和的说:「这样我会很难过」、「我很困扰」,根本就是神话。

●「情」时多云偶阵雨

为什么青少年的情绪会这样起起伏伏?追根究底,还是和这个时期的身心发展有关。青春期是「儿童已达,成人未满」的过渡期,除了身体变化急剧,自主性也处于大发生期;既不能像小孩那般依赖幼稚,又不具备大人的独立成熟。位阶不明确、心理易挫折,负向情绪就比较多;急躁、紧张、易怒、不安、焦虑、沮丧、孤单、厌烦,司空见惯。

青少年光要适应身体的变化,就已经够他紧张的,再加上学业的重担、人际的负荷、亲子关系的拉扯,就容易导致他急躁、易怒。之所以比较不安,是因为他开始很在意自己的表现,在意外人怎么看自己,尤其异性。所以,有时候爸妈一句无心话语,他就觉得「你嫌我不好」;别人一个无意眼光,他就认定「他讨厌我」。另外,无论是身体、两性或课业等,青少年都容易感到焦虑、沮丧;他担心「发型不够潮」、「痘子冒出来了」,也担心「能不能吸引异性的注意」,还要烦恼「自己成绩够不够好」、「考不考得上理想的学校」。

孤单跟厌烦主要来自人际关系的变化。青少年渴望拥有超人气。同学的一句话,就可以让他心情跌到谷底;同时又觉得自己独一无二,小小的误解也会变成「没有人了解我,我好孤单」。这时期的青少年追求独立,跟父母相处容易觉得「很烦很腻」,看弟妹尤其不顺眼,认为他们幼稚、无聊。因为他有一种道德上的伪善,「高标准看别人,低标准看自己」,使得他对人容易感到不耐烦,也因此在人际关系上常需要调适。

青少年前一刻焦虑愤怒,后一刻雀跃兴奋,情绪阴晴不定是常有的事。但有趣的是,研究却发现,其实他们主观认定自己快乐的比例还满高的。

●妈妈,孩子的情绪沙包

对青少年来说,父母亲尤其是妈妈,基本上就是他的情绪沙包。因为在意形象和同学,青少年在外面情绪通常比较压抑;回到家一来放松,二来为要争取主权,易与父母起冲突,负面的情绪表现就会直接许多。有个研究说法很有趣,认为到了青春期,比较会闹情绪的其实是爸妈,这时候孩子因为长大,开始争主权了,是父母没办法调适,父母受不了。而且,即使孩子认同你的管教也不可能欣然接受,因为他要证明他比你厉害,有时会有一种想要斗垮你,就是想要赢过你的心态。因此,如果父母又想压,或不给主权,那亲子的冲突就更严重、更多。

●三要点,帮助孩子情绪成熟

明白青春期的情绪状态后,我们来谈如何支持、陪伴,帮助孩子迈向情绪成熟:

1. 接纳阶段性情绪特质

一般来说,亲子之间强烈的情绪冲突,多半来自于不了解青少年的特质。青春期是身心变化剧烈的阶段,变化需要时间适应,适应引发情绪波动,这点父母一定要接纳。父母的要求过于严苛,孩子自然会反抗,表现叛逆;过度保护,孩子会觉得烦闷或不安、没自信;过度期待,孩子的压力感也会倍增;至于父母太忙,与孩子较疏离,孩子就容易感到无助、沮丧。换言之,如果父母能看到孩子有成长课题,接纳他的情绪波动,就不会那么愤怒,不会觉得「白疼孩子一场」。

2. 允许孩子情绪内外有别

请允许孩子在家里有稍微宽广的情绪空间。父母要明白,真正的接纳,是你了解孩子在外面有压力,回家自然会宣泄。但同时,父母也必须关注孩子在外面的表现有没有问题。举例来说,如果老师都说:「不会啊,他很好啊」、「很有礼貌啊」、「同学关系也都不错啊」,那表示他在外面没有太大的问题。就算你觉得他阴阳怪气,那也只是孩子需要有一点空间去释放压力,不用过于担心。

不过,尽管孩子回家,心情可以松懈,不代表你得概括承受他所有情绪,那个底线是可以谈的。譬如有时候,夫妻聊得正开心,孩子心情刚好很差,情绪就冲着爸妈发作,即使不干他的事,他都要说三道四:「别那么恶心好不好」、「你们少花痴了」。你会觉得孩子全身长刺一样,明明没碰他,也会生事情。这时就要参考下面的建议来做响应了。

3. 遵循情绪处理三步骤

第一,当下:父母表示了解

「喔,你一定觉得很烦」、「我了解你的感受」、「这种状况下你会觉得……」,针对孩子的情绪简单响应就好。但如果他表达的方式太过,已经牵涉到不尊重、人身攻击,父母还是要严正表达底线,「再生气都不可以这样说别人」。如果父母有把握用正确有效的方式处理,可以直接纠正;如果没把握,最好等一等,离开现场,让自己和孩子都静一静。

第二,缓冲期:给孩子一段时间消化情绪。

如果后续行为调整了,可以不用再提;孩子就是发泄情绪,气候变化、常常台风而已。情绪过后,孩子如果自觉有错,可能想重建关系,当他为自己找台阶下时,父母一定要给。但如果负向情绪持续出现,或愈来愈强,表示他碰到困扰,或跟你的关系要调整,你就一定要处理。

第三,情绪辅导:最重要的就是仔细聆听、表达同理。

同理心可以分四个层次,例如孩子说:「我已经长大了,你们老是把我当小孩看,一天到晚问东问西,很烦耶!」。同理心层次及回答范例如下:

1.没有同理:「爱你才要问你,你要懂得感恩啊!」

2.表面的同理:「你觉得很烦喔!」

3.倾听式的同理:「你是不是觉得我们太担心、管太多,让你没办法独立?」

4.引导式的同理:「你知道我们关心你,不想拒绝我们的好意,但又渴望独立,希望能够自己作主,所以很冲突,不知如何解决是吗?」

不同的回答,青少年的感受和反应,也会大有所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