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派员工可能面临的家庭难题


 

    工作与家庭是人生的两个基本支点,组织中的员工除了过职业生活外同时还在经历家庭生活。一方面。组织要求员工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到工作中这使得员工面临着更高的工作强度和更大的职业压力;另一方面,双职工家庭的数量日益增多,家庭中的事务安排也愈来愈脱离传统的性别角色,夫妻双方都有照顾家庭的责任。由于员工处理工作和家庭压力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导致了员工工作——家庭冲突。尤其在人力资源全球化配置的趋势下。越来越多的人面临着较长时间的外派到海外工作而带来的新的家庭问题。外派人员工作一家庭冲突越激烈,留任海外工作的意愿就越低,工作绩效越差,调动工作以及提前离任的倾向也越明显。根据美国GMAC全球迁移服务有限公司的数据显示:2005年外派任务中有7%未能圆满完成,主要原因是配偶的不满。更令人吃惊的是,专家表示相对于其他婚姻,外派婚姻破裂的可能性更高。在国内一项专门针对中国海外运营企业的调查发现。有些中国企业海外员工2年内的离职率高达70%。配偶的牺牲已经成为员工拒绝外派任务的最大理由。

 

    对于外派员工而言,空间的阻隔使得时间的稀缺加剧了。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员工的职业生活和家庭生活,二者之间的冲突更加尖锐。困扰外派员工的家庭难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情感与婚姻危机

 

    人生的幸福在很大程度上是来源于情感与婚姻的满足。然而婚姻问题已经成为外派员工的一大难题。对于未婚者而言,因外派员工与原有的社交圈分离。变动的工作环境和紧张的工作时间大大降低了他们在原来居住地或外派地寻找到合适伴侣的几率,外派员工因事业而耽误婚姻的事件屡见不鲜。对于已婚者而言,婚姻问题则更为棘手。一般而言,与配偶的关系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配偶不随行。目前我国多数企业未就配偶随行问题制定相关政策,考虑到经济、家庭等诸多因素外派员工的配偶成为“留守妻子/丈夫”。在独自担负家庭责任的同时还要忍受情感孤独的煎熬。二是配偶随行,这就意味着夫妻一方要为了对方放弃自己原有的事业和社交圈。陌生的环境、失去原有的生活规律已经是一种压力,再加上外派员工常常是工作极其紧张的一群,随行家属往往会感受到被忽视,他们面对的是孤独、个性的丧失甚至自尊的磨灭。据美国GMAC全球迁移服务有限公司的数据显示,提前离开外派地的随行配偶数量正13益增多。无论是“留守”还是“随行”,当配偶的牺牲超越他们的忍受程度的时候,婚姻破裂的危机就日益显现。

 

    2 家庭角色难以履行

 

    美国学者克拉克于2000年提出的工作/家庭边界理论认为, “工作”和“家庭”是两个不同的范围。人们在其中与不同规则相联系。人们每天在工作和家庭的边界中徘徊,分别扮演职业角色和家庭角色。尽管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有多种选择甚至逆向选择的可能性,“但我们作为子女、父母的角色是不可逆的。我们能放弃一项职业,却不能放弃这些角色,相反,我们要设法完成这些角色”。然而外派将员工的工作、家庭边界分化了,员工远离了家庭,使得员工在一定程度上从一个跨边界者转为较纯粹的工作者。职业生活覆盖了原有的家庭生活,职业角色压制了生活角色的完成,打破了家庭原有的责任承担格局,家庭功能被削弱而无法行使其正常职能。配偶要同时履行夫妻双方的义务,父母从被照顾对象被迫转为照顾家人尤其是小孩的角色。大量经验材料证明,父母一方长期的角色缺失对儿童的身心健康、性格塑造、学业表现以及未来发展都有负面的影响。家庭角色难以履行使得很多员工在寻求职业发展的同时背上了沉重的家庭包袱。

 

    3 职业成功与家庭幸福不同步

 

    职业成功和家庭幸福几乎是所有人的渴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在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外派已经成为企业和个人寻求突破和发展的途径,尤其是个人累积职业发展筹码,跨越职业高原的策略。由于传统的雇员管理开发系统倾向于假设雇员开始工作时,将家庭和自我留在了家里,组织需要考虑的是为工作导向的发展活动创造机会。员工往往认为他们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家庭事务越多所产生的负面职业生涯后果越大,为了谋求职业的发展,必然要减少其在家庭方面的投入。这就要求家庭成为工作的支持者,协助个人促进工作绩效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但是,正如笔者在前面谈到的因外派而引发的婚姻家庭危机已客观存在,家庭成员难以成为其工作的支持者。这使得通过在海外拼杀而获得较快较好的职业发展的外派员工在享受职业成功喜悦的同时面临着家庭幸福的缺失。

 

                                                                 文章来源:华东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