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愿交朋友怎么办孩子支支吾吾,说不清好朋友的名字,你不禁怀疑孩子在幼儿园里真的交到朋友了吗?询问老师,老师说孩子好像不太愿意和小伙伴们说话。身为父母,想帮帮孩子,该怎么办呢?
孩子不愿意主动和同龄人交往的原因有很多,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心理原因,二是个性原因,三是沟通能力原因。
一、 心理原因
■ 胆小而缺乏自信
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父母不要总是强调孩子的弱势,说孩子“不会交往、胆小”等。这样只会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并对他产生不良的心理暗示,其实孩子本来没有父母想象的那般胆怯,在父母不断的责备下,反而会变得愈发退缩不前。
□ 解决方法:要能及时看到孩子的优势和每一点进步,并用鼓励的话语传达给孩子,逐渐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 缺乏安全感
有的父母总担心孩子在外面会吃亏,以致于对他们过度保护,造成孩子性格唯唯诺诺。
□ 解决方法:我们首先要相信孩子是有能力和人交往,处理人际关系的。父母要放下自己对孩子的过度焦虑,减少对孩子的溺爱,放手让孩子独立解决问题,培养他们动手做事的能力和乐观向上的性格。
■ 缺乏交往动机
有些孩子不愿意与同伴交往,即使在外边,也只和大人在一起,不会主动去找小朋友玩。有的甚至当同伴主动找他玩时,他也采取“回避政策”。这可能是因为孩子的交往动机不足。
有些家庭以孩子为中心,对孩子的各种需要几乎是无条件满足,而且总有人陪着儿童游戏。当孩子总有人陪伴在身边时,他们难以产生找同伴游戏的动机。还有些孩子只愿意与成人交往,是因为成人总让着他,与同伴交往,他就需要协调、商量,甚至还要想办法解决冲突,为了“省事”,他宁可与成人交往。
□ 解决方法:对于这类孩子,父母应及早对其进行“心理断乳”。也就是说,家庭不要以孩子为中心,而应“人人平等”。当孩子长到3岁左右,有了一定的独立能力时,就应给他一个简单的时间表,让他明白,家庭成员有聚在一起的时候,也有各自工作、游戏的时候,彼此之间不能互相干扰。孩子“心理断乳”的及早进行,不仅有助于他们产生和同伴交往的动机,而且是促进其独立性发展的“关键策略”。实践证明,及早进行“心理断乳”,也有助于缩短孩子刚入幼儿园时产生的“分离焦虑”时间。
■ 有过失败的交往经历
有些孩子由于有过负面的交往经历,比如被同伴欺负过,而不愿意再与同伴交往。他们采取回避的方法,目的在于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 解决方法:对于这类问题,父母应细心观察,找出问题的症结,然后“对症下药”。孩子若是被同伴欺负过,父母不妨直接带领孩子与同伴交往两三次,为孩子“壮壮胆”,当孩子学习到交往技能,体会到交往的乐趣后,父母就可以撤了。
二、 个性原因
受遗传或环境作用影响,有些孩子形成了内向的性格特点,不愿与人打交道,而只喜欢与物打交道。虽然内向也有内向的好处,但是假如成年人过于内向,就会影响到正常的社会交往功能。另外,自私、骄傲、不愿与人合作等性格特征,都可能导致孩子不会主动和人交往。
□ 解决方法:对于这类孩子父母不能指望一蹴而就,必须慢慢引导。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
1. 把孩子带出去。尽量为孩子创造一些与人交往的机会,例如经常带孩子出去旅行、串门,让孩子有机会接触各种各样的人,让孩子学会一些社交礼仪和规矩,体验交往的乐趣。或者把别的孩子请到家里来玩,让孩子从关系较近的孩子身上学别人与人交往的规则,并能交到朋友的朋友,然后逐步延伸到更多的孩子身上,让孩子逐渐和别人走出家门,进行更广阔的交往。
2. 鼓励孩子走出去。父母要尽可能引导孩子与同伴多一些交往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尤其是需要旨亲密的关系和与人全作的活动。让孩子在集体交往中,逐渐学会交朋友,并学会信任他人、尊重他人、理解别人、与人合作、乐于助人等有助于人际交往的优秀品质。
三、 沟通能力原因
一个是臭嘴,另一个口吐莲花,小伙伴们会欢迎谁,自然不言而喻。孩子的沟通能力对于交朋友来说也很重要。在平时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让他/她会说、爱说,为日后与人正常交往打下基础,可以通过两个方式:
1. 多向孩子提问,引发孩子的思考,提高他们语言运用的能力。
2. 每天拿出15分钟的时间让孩子大声朗读有趣的小故事,并和他/她一同讨论故事中的意义。
父母需要重视儿童的交往问题
对儿童的交往问题,父母不能等闲视之,必须及早干预。
有一项研究把儿童按社交地位分成5种类型: 受欢迎的儿童、被拒绝的儿童、矛盾的儿童、被忽略的儿童、一般的儿童,并把“被拒绝的儿童”和“被忽略的儿童”统称为“不受欢迎的儿童”。相比其他孩子而言,这些“不受欢迎的儿童”在成年以后,偏离社会的行为也比较多:“被拒绝的”孩子容易发展成反社会人格,而“被忽略的”孩子容易发展成神经质的人格。父母要针对儿童不同的交往问题,采取适宜有效的教育策略,帮助孩子克服交往障碍,使其成为受欢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