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介入孩子“矛盾”时不能做什么


1.  相互指责对方孩子

  反而把矛盾激化了。这样使孩子失去了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而且家长粗暴解决问题的方式也会给孩子不好的影响。

2.  替孩子向对方道歉

  这样的家长大多是很谦让和通情达理的,却不知这样的“谦让”意味着放弃了培养孩子责任感的良机,也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混淆孩子的是非感。

  如果你的孩子是攻击者,要先把被攻击孩子的注意力吸引走,而后把你的孩子带到一边,然后平静地、毫无怒气地、简单地解释他的行为是不被接受的,并告诉他:“你踢了小东,他疼了。”你可以警告他再次攻击他人的后果:“要是你再这样,我们就回家了。”发出这样的警告后,一定要说话算数。

  然后道歉的事,让孩子自己来做,这样更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3.  教孩子还手

  首先,万一遇到更厉害的孩子,更大的孩子,那么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的孩子。另外,研究表明,在打架斗殴犯罪的青少年中,其攻击行为可追溯到幼儿期。因此,对孩子在争执中出现的攻击行为,家长必须坚决制止,不能怂恿宝宝施以拳脚,更不能亲自出马对别人的家长、孩子动手。

4.  教孩子躲开

  首先,这种方式对于小孩儿来说有可能反应不过来。

  另外,当自己孩子被欺负时,逃避不是办法。经常有些家长对孩子说:“咱惹不起躲得起。”但这并不是很好的办法,时间长了,就会让孩子形成一种退缩性人格,甚至会变得孤僻、冷漠、焦虑。两个孩子发生冲突,首先不能当着弱的孩子去批评那个强的。因为越批评强的孩子,弱的孩子就会显得越弱。要让那个强的先到一边去,这会引起他的怜悯心,让他去怜悯这个弱的孩子。只要他产生这种怜悯心,就可以让他道歉后离开。然后我们再跟弱的孩子研究怎么对付这个强的。问问他,你是怎么被打的,他为什么要打你,然后研究下次他再打你时,我们该怎么对付他。

5.  总问孩子是否被欺负

  家长总去询问孩子是否在学校挨欺负了,这不光对孩子眼下会形成误导,对孩子长远的心理发展也不利。

  总之,假如真的要介入,家长决不能一边倒,一定要理性分析,控制情绪,找到问题的根源,然后心平气和地去解决。要有一种呵护的心态,不仅对自己的孩子,也对别人的孩子多一些理解和尊重。 在家长解决问题的时候,孩子在一边看着,也是学习,父母假如能够理智、有策略地处理问题,孩子也能学到不少东西。

  实例:不用偏袒任何一方,重新定规则就解决了问题

  一天傍晚,余妈妈带着6岁的余新到小区里玩。妈妈在一边站着,新新自己到一旁找小朋友玩去了。不一会儿,新新就和一个小男孩在滑梯旁玩起了滑滑梯。可是小男孩因为想连着滑两次而不和新新轮流滑,新新就和他吵了起来。

  开始余妈妈也没注意,但是两个孩子越吵越厉害,甚至拉扯着厮打起来。余妈妈一看,赶紧走过去制止了争吵,并要求他们重新订规矩,不能动手打架。

  新新见妈妈并没有偏向自己,就哭了起来,说妈妈向着别人。妈妈和蔼地对新新说:“妈妈知道你有委屈,不过你们是好朋友,有矛盾要慢慢商量,打架是不对的。”然后又转向小男孩说:“大家事先约定好的,就应该按照约定玩游戏,对不对?男子汉更应该说话算数啊。”小男孩低着头不吭声了。很快,两个孩子就开始讲条件了,并很快又玩到了一起。

  有些家长会在冲突中偏袒自己的孩子,有些则为对方小朋友说话,还有一些家长要追究到底是谁先动的手。虽然这些行为可能都是出于好心,却不恰当。袒护任何一方都是不公平的,也没有必要追究谁先动的手。介入孩子矛盾中时,家长应该是和解使者,而不是法官或者陪审团。谁先动的手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制止了这场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