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协作中的双赢


1994年,斯蒂芬·罗宾斯首次提出了“团队”的概念: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在随后的十几年里,关于“团队合作”的理念风靡全球。如果团队合作是出于自觉自愿,所有的团队协作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它将会产生一股强大而且持久的力量。但是在协同过程中由于大家的性格特点、沟通方式、所在团队的视角、自身的应急需求等,容易发生一些误会,甚至上升到对人的偏见,以至于造成沟通成本加大、进程拖延、推卸责任等情况发生,最终却忘了,我们的目标从来都是一致的。

大卫,29岁,是一家企业的技术团队成员; 查尔斯,31岁,是公司的营销团队成员。由于工作中,查尔斯觉得大卫没有重视团队的需要,不配合他们的工作,而大卫则认为查尔斯管理的工作没有做好。两人之间的不信任和矛盾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团队之间的合作。在沟通调解中,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他们根本没有耐心去倾听对方的声音,而是执着于表达自己的观念:“你从来不听我们需要什么。”“你们从来没有做好过自己的工作。”在这种互动模式被呈现和暂停后,他们被邀请分别从对方的角度考虑一下问题,猜想一下对方是怎么考虑的。虽然不是很情愿,但是他们同意试试看。查尔斯猜测大卫的团队为了完成任务而承受着很大的压力,所以大卫的全部心思都放在任务的最后期限上了。而大卫猜测,如果自己的技术团队不把正在开发的系统特征很好的传递给查尔斯的营销团队,那也许就会给他们的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通过这种交流之后,双方都开始理解对方的需求,态度也逐渐开始转化。他们发现其实彼此之间的交流没有那么复杂和困难。查尔斯和大卫两个人根本没有原则或者立场上的对立,更多的只是情绪的对抗,固着于强调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彼此之间可能缺少一个机会来平心静气地倾听对方。当感受到对方的理解,也就体会到对方的善意了。有句话很有趣:“有了关系,就什么都没关系了;没有关系,就什么都有关系!”

很多争吵往往是双方都只关注自己的表面立场,如果都能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对方的感受,探索彼此的深层的心理需求,就有可能发现双赢的办法来应对冲突。有一个家庭,丈夫非常希望能在院子里面种菜,而妻子则非常在意家里的干净和整洁,她觉得种菜会使得家里的环境变脏,妻子不同意丈夫种菜。夫妻之间为了这个事情闹过很多次别扭,但始终互不相让。经过沟通,双方尝试着去倾听和理解为什么对方会如此的坚持。最后,妻子了解到丈夫想种菜,是因为来自丈夫出生农家,心底深处非常想念那种跟大自然亲近,看到绿色生命成长的感觉,并享受丰收果实的喜悦,而种菜正好可以让他满足这种愿望;丈夫也明白了妻子因从小家里非常脏乱,心中最梦寐以求的,就是长大以后要有美观整洁的家庭环境。了解到双方的真实原因后,两人经过讨论,最后商定在院子里面种上菜,而在菜圃外围种上一圈非常漂亮的花,正好把菜圃遮住,也增进了家的美观和整洁。只要双方愿意沟通,愿意从双赢的角度去看待并解决问题,一切问题都变得容易多了。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当一项工作或任务远远超出个人能力范围时,进行团队协作就势在必行。团队不仅能够完善和扩大个人的能力,还能够帮助成员加强相互理解和沟通,把团队任务内化为自己的任务,真正做团队工作的主人,这样的团队会战胜一切困难,赢得最终的胜利。而作为成员也会在团队协作的过程中迅速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