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认为,青春期伴随着身体的急剧变化,个体的心理特征也经历着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成为人生发展道路上的事故多发地段,值得家长、老师深思。青春期的少年在情感上不再依赖父母,独立地选择所喜欢的事物。他们要自由支配时间,捍卫自己的观点和评价标准,因而易与家长、教师产生分歧。家长简单的说教当然起不了作用,一厢情愿的苦口婆心换来的可能只是孩子的不屑一顾。所以家长有必要和子女进行沟通,促使子女顺利、平安、健康、快乐地度过这一时期。
所谓沟通,即指父母与子女之间在各方面互相容纳,即理解对方,接受对方,能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具体讲,就是子女能理解父母对他教育要求的合理性和正确性,乐意接受父母的教育指导和帮助,并且化为行动;父母能理解子女言行产生的背景,透析其言行的真正动机,体谅其具体情境,知其所想,在情感上,父母和子女之间相互接受,将心比心、不曲解对方。
笔者女儿正值青春期,在与孩子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方面,有过冲突,但因为及时沟通,能及时顺利地化解。沟通是硬道理。
一、真诚了解孩子,疏通沟通渠道
了解孩子是沟通的基础。要了解孩子,一要多问。做父母的在问孩子时,不要只问学习,还要问问和同学的关系,问问老师讲课的特点,问问有什么新的打算以及学校发生什么新鲜事,甚至可以问问有没有感到好感的异性同学等等。如果家长一问就是考试考得怎么样、谁考了第一、你在班级中学习成绩是什么水平,孩子不嫌你烦才怪。不能全面了解孩子,不能真正了解孩子,所谓沟通也
就成了一句空话,就无法达到教育孩子帮助孩子的目的。二要巧谈。和孩子交谈要谈得好、有收获,关键的是选准交谈的突破口,从孩子最熟悉、最感兴趣的话题入手,使他解除顾虑,打开心扉。如对异性同学有好感,这实在是很正常的事,但老师和家长对这都很敏感、紧张,因为处理不好对孩子的学习甚至人生都会有影响。我在和女儿谈这个话题前,先对她说心理学认为青春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她听得频频点头。我顺势说:“早恋这一说话不当,应该是青春期情感问题。”(这其实也是专家说的,我很赞同,就变为自己的看法了。)女儿说:“对对对!”就这样,我和女儿在良好的氛围下谈论青春期情感问题,女儿很愿意把心中的话讲给我听,我说的道理她也很乐意接受,避免了对立情绪的产生,效果非常好。三要乐听。现在许多家长忙于工作,回家后已经很累了,面对孩子滔滔不绝地讲着一天甚至一周的校园之事,或敷
衍,或一副不耐烦之态,或干脆说:去去去,烦死了,看你的书去。久之,孩子对家长紧锁心门。等到家长意识到想了解孩子了,可无法从他们的嘴里得到想知道的事,他们一样回应你:烦死了,问什么?因此,家长要乐于听孩子喋喋不休的闲言,时不时还可以发表一下自己的想法,这样,叛逆期的孩子才愿意向家长诉说。
二、真心尊重孩子,润滑沟通心灵
尊重孩子是沟通的润滑剂,润滑着孩子的心灵。有了对孩子的尊重,才会注意孩子的感受,体察孩子细微的心理活动,不把父母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在这方面我有切身体会。不是有句话叫“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就经常给她说那些比她成绩好的同学是如
何用功的,读小学的女儿会天真地说:“妈妈,我也会像他们一样用功的。”我听了很欣慰。可渐渐地,我发现女儿只是嘴上说说,并未付之行动,或有行动也不能持久。到了初中高中,有时对那些我认为好的同学嗤之以鼻。一次,我在女儿面前提起中学一位老师的儿子小王如何出色(她也知道小王)刚进大学一个多月,就被新加坡一大学录取,免费学习,还发放生活费。她刚开始还搭腔问两句、应几声,后来渐渐地静听我讲。我讲得津津有味、眉飞色舞,那种羡慕之情油然于表,最后我说:“你看他厉害吧?所以啊,有多少耕耘就有多少收获。”这时,女儿冷不丁冒出来一句:“他那么好,你认他做干儿子好了!”一句话,把我气得说不出话来,榜样在她这
里没有“力量”。细想一下,是我忽视了女儿的感受,我在夸别人时的那种“羡慕”恰好表现了我对女儿的“不满”,这正是我不尊重女儿的自然流露,可我竟然没有知觉。真正尊重孩子的父母会随时在意孩子的感受,使孩子在与你沟通时的心灵得以“润滑”,消除沟通时的不满甚至敌意,这样才能和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否则事倍功半,甚至起反作用。
三、设身理解孩子,联结沟通纽带
我们常常渴望被人理解,喊出了“理解万岁”的口号。孩子何尝不想被父母理解。但我们做家长的往往只考虑自己的想法,还振振有辞地说:“爸爸妈妈都是为你好。” 就是这一句“为你好”,为父母的一些不当做法开脱罪责,子女应无条件地服从,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设置了障碍。我们父母与子女在血缘上是亲密的一对,但由于年龄、经历以及在家庭中的位置等因素,往往容易形成矛盾的一对。绝大多数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习、品德、健康,往往把孩子当成私有财产,不许孩子与异性处朋友,业余时间不许出门,不许看性方面的书刊,这种教育方法的结果使孩子形成不良心理。其实,只要家长把孩子看作是独立的人,理解他们因生理
变化带来的心理变化,平等对待孩子,教育效果肯定会好。例如,女儿高中一次期中考试,成绩有所退步,我和她及时进行沟通,了解了她考差后的顾虑,怕老师认为她不用功,参加学校幽默剧的排练而分心了。我对女儿说:“你如果认为自己已经很用功了,排练节目也没影响你的学习,妈妈相信你。有时付出不一定有收获。或许考差了还有其他原因,如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各科时间分配等,你自己想想。结果是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过程。”一番话说得女儿眼泪汪汪,且不去管是感动还是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我想我和女儿进行了沟通,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其实,在许多时候,孩子遇到失败,他自己也清楚问题出在哪儿,比如还算努力但不够刻苦,比如专注学习外的事情。父母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暂时的得失,会觉得这是人都要遇到的问题,带着这样的观点,就很容易理解孩子,理解他们的压力,理解他们对世俗的不满,理解他们蠢蠢欲动的心……理解,联结了和孩子沟通的纽带。在理解的状态下沟通,沟通不再短路。
四、适度宽容孩子,拓宽沟通途径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难免有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和过失,能对别人犯的错误和过失进行宽容,是一种美德。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应该具备宽容孩子的美德。家长对子女的过失适度宽容,会使子女获得情感体验,这种体验使子女更尊重父母,达到情感沟通,父母的教育就更有说服力。同时,家长对孩子宽容,也是培养孩子待人宽容品质的途径。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千变万化的,都是在曲折中前进的。孩子是受教育者,他们和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一样,是在不断改正错
误中进步成长的。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既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把犯错误的孩子“一棍子打死”。孩子犯错误一般是不自觉,或对错误的后果认识不够造成的。家长如果懂得孩子成长过程中犯错误是难免的,当孩子犯了错误时,能从心底里谅解,这种谅解具有一定的感化作用。一些科学教子成功的家庭都会发现:孩子有过失的时候,常常是教育最有效果的时机,有些教子技高一筹的家长,他们的教子秘诀是宽容孩子的过失。必要的时候,甚至为孩子的错误和过失保密,以免其自尊心受到伤害。在这种情况下,有过
失的孩子会像枯死的小苗儿又复苏过来,吸取教训,加倍努力,进步很快。家长们切记——宽容有时比惩罚更有力量。
当然,宽容要把握好“度”。孩子犯的错误是多种多样的,家长要把握的“度”,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可千篇一律。宽容绝不是纵容,更不是听其自然。
家长和孩子的沟通,实际是两个生命的交流,更是两个时代的碰撞。应该说,碰撞所产生的内容是无限丰富的,它所达到的高度也是没有止境的。每一位家长在和孩子沟通上,不要满足于初见成效,而应该学习教育的艺术,不断提高沟通的层次,使亲子关系达到更高的境界,使处在青春期的孩子有积极的心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去面对人生道路上的风风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