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孩子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点完全相同。您的孩子对数学有兴趣,要好好爱护和培养。我国围棋国手常昊从小爱下棋,还没上小学,象棋上父亲就不是他的对手了。从幼儿园回家的路上,常昊总在半路“失踪”,他是看人下棋去了。少儿围棋班开课半年了,不会下围棋的常昊才来,但围棋班的邱百瑞老师注意到:通常6岁孩子看人下棋,半小时就坐不住了,常昊一坐就是半天。兴趣本身就是一种才能,丘老师经常给常昊开小灶,小神童开始扬帆起程了。
个性是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是一个人生活经历的积淀和反映。个性虽有遗传因素,也受环境影响,尤其是小学阶段,正处于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
随着孩子年级的升高,其个性特质越来越固定,个性倾向性也越来越鲜明。学业的成败、社交的能力、师长的态度、同伴的评价对儿童形成自信心理还是自卑心理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有些家长不太喜欢个性突出的孩子。例如,认死理、表现自己、性格直爽等,他们可能更喜欢“5分加绵羊”型的学生。其实,孩子敢于表现自己,并没有什么不好,在现代社会,只有敢于坚持个人主见,有自己的人生追求,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才能做出一番事业。一个人如果凡事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是做不成什么大事的。
从家庭教育的角度,要注意两个问题:
关注孩子个性结构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防止孩子形成暴躁、嫉妒、任性、孤僻、怯懦、自卑、狭隘、神经质等个性特征。
关注孩子个性化和社会化的协调统一。把孩子个性形成放在社会化的大背景中考虑,既鼓励和发展孩子的个性特点,又使其个性特点符合社会化的要求。
怎样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进行家庭教育?
听说我国著名数学家在小学时曾经数学考试成绩不及格,是不是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数学家张广厚小时候家庭经济困难,他要长时间参加劳动,影响了自己的学习,考中学时,他因数学不及格没有考上。这是由于客观原因,而不是智力的问题和学习动机的问题。这和现在有的小学生不认真学习而导致学习失败完全是两回事。张广厚的母亲没有嘲笑、挖苦、惩罚孩子,只是经常给他讲:“铁杵磨成针”、“龟兔赛跑”的故事,广厚明白了一个道理:困难不可怕,起步慢了点也不要紧,只要自己刻苦钻研,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于是,他比别人更加刻苦地学习,他早晨去学校太早,学校还没有开门,他就在路灯下读书。就这样他考上了中学、大学,而且还成了一位世界上有名的数学家,他与数学家杨乐合作,在“亏值”和“奇异方向”的研究中取得了世界领先的结果。由此可见,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进行家庭教育是何等的重要。
根据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划分,6——12岁是一个获得勤奋感而避免自卑感的时期。小学生正属于这个时期,其社会任务就是学习。为了完成学习任务,不致落后于同伴,小学生就必须勤奋学习。小学生的挫折大多来自于学习,他们害怕学习失败。如果儿童在学习中不断取得成就,在其他活动中也经常受到承认和奖励,就会变得越来越勤奋。
家长应该仔细研究孩子的心理特点。他的认知能力如何,会不会控制情绪,意志品质是否坚强,气质性格属于哪一类,行为特点是什么。根据孩子不同的心理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在这个阶段,影响小学生活动的主要因素已经由父母转向同伴、学校和其他社会机构。
勤奋感不仅指学习上和工作上的能力,还包括对人与人之间互相接触的胜任感,许多人对工作和学习的态度与习惯产生于这个阶段的勤奋感。儿童的勤奋感中要有一点失败的经验,以便今后能经受失败的挫折;但是又不能经常遭受挫折。小学生在生活中,在成功和失败中锻炼坚强的意志,逐步增进心理健康。
来源:百度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