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名称:【肉眼照相机】4
(1) 目的:通过小组活动期望学生能体会分类及概念图等方法能有效地增进记忆。 (2) 步骤: (a) 预先准备50件不同的物件,铺排在地上,再以大布覆盖(如果参加者人数众多,可找50件不同的大型对象放在台上,利用开幕闭幕来取代用大布覆盖的方法,可参考附图),让参加者不能看见其内的物品; |
(3) 总结重点:
(a) 在第一回合完成之后,同学会发现强记的数据平均不会超过十件;
(b) 在商讨策略时,大部分同学都会将大布分成数个区域,每人负责一区。不过,更有效的方法是将对象分类,以概念图的形式绘画出来,每一人负责记一个类别;
(c) 无论采用任何策略,第二回合的结果和答案都会相距不远,平均每组有45件或以上;
(d) 但当问及若主持人在一小时、三小时、廿四小时、或一星期之后再要求参加者将对象列出,哪个方法会更有效时,学生都会感受到绘画概念图的方法会更有效。概念图有助将存放于短期记忆的数据转换至长期记忆中。
环节三:校园软硬观
通过一连串的译码、观察、访问、资料整理、汇报及问答比赛等活动,让同学培养对学校的归属感、扩阔校园社交网络,也使同学学习观察、访问、整理/组织数据、汇报等研习技巧。
活动名称:【校园解码】5
(1) 目的: 通过解码寻宝活动,期望同学能: (a) 对学校的校园环境、设施等有更深入的认识; (2) 活动设计特色: 工作小组先拣选了学校十多个有特色的地方(例如:小食部、后花园、图书馆等),并为每个地方各自设计一套密码,内藏每组同学需完成的任务。每款密码均有不同特色,希望同学能发挥不同的思维能力解读密码内容。 |
(3) 步骤:
(a) 工作人员派发每组一袋密函;
(b) 助教在组内协助组员译码,于适当时候给予提示,在完成所有译码工作后,根据密码的指示路线到校园各处进行观察及搜集相关数据;
(c) 助教(通常为高班的大姐姐或大哥哥)带领组员到密函所指的每一个地点,确保每个组员一起行动,仔细观察各处的特色;每个参观的地点均安排有一些领袖生、家长、老师或学校其它成员驻守,负责讲解及回答学生的提问;
(d) 各组同学将所搜集所得的数据整理后,进行汇报,互相补足及分享感受。
(4) 同学的一般反应及感受:
(a) 各密码颇具挑战性,因此,在译码的过程中,初一同学会遇到不少困难。然而,当问题出现时,同组的助教姐姐或哥哥因曾受过训练,并曾参与准备工作,故均能适时给予提示。所以不少初一同学在兴奋之余,都不约而同地对姐姐哥哥衷心赞赏;
(b) 姐姐或哥哥陪同新同学们走遍校园每一个角落,尽管非常劳累,同学与大姐姐或大哥哥都变得非常熟稔。很多学校都会借着此层阶式训练的良好效果,顺利开展“大姐姐/大哥哥计划”,这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是由于学长与师弟/妹间在协作解难的过程中,已建立了牢固的互信基础,且关系亲切温馨。
活动名称:【校园大揭秘】6
(1) 目的: 通过小组活动,期望同学能: (a) 对学校的学校「软件」(如:人物、历史、文化等)有进一步的认识; (2) 活动设计特色: 活动以小型专题研习的形式进行,学生围绕着自己有兴趣了解学校的地方,设定问题,并着手通过不同的渠道找寻答案,包括访问校长、老师、学长、校内其它职员;此外,也开放图书馆及计算机室方便学生查阅校刊、校报及其它有关刊物;同学也学会登上学校网址浏览有关资料,希望对研习步骤及研习能力有一初步了解。此外,活动也可令同学对学校有更深入的认识,加强对学校的归属感及令其学校生活更顺利及愉快。 |
(3) 步骤:
(a) 各组助教与组员进行脑震荡,思考组员有兴趣了解学校的地方,并把有关问题组织成概念图;
(b) 助教与组员一起策划找寻有关问题答案的方法(如:访问、到学校网页、翻查校刊等),并着手找寻各道问题的答案;
(c) 各组将所得资料整理后,编订问题与答案,以问答比赛的方式,轮流向其它组别发问问题。
(4) 总结重点
老师总结学校的特色,并分享对学校的感受,指出要维持学校的“外在美”,有赖同学对校园设施的爱护;而要维持学校的“内在美”──校风及校誉,则有赖同学的言行举止及对学习的努力与动力。
为了让同学总结对学校的认识及感受,在完成问答比赛后,老师会请同学填写【我眼中的学校】工作纸,请同学用不少于五十字记下自己在这一刻对学校的感想,这一张工作纸连同同学在活动进行中的一张大特写,会一并收入学校为每一位同学所准备的时间囊中,待同学毕业时派回,同时也可再由老师再作跟进。
环节四:订定目标
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令其中学生活更有方向,关键在于培养学生正向思考的习惯及引导学生确立积极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