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心理学 | 如何改善基因饮食偏好对孩子的影响?


以前,有一个问题很流行:如果知道明天世界就毁灭了,你打算今天怎么度过呢?绝大多数人的答案都是,和家人朋友聚在一起大吃一顿!还有人指明要吃马拉松火锅,边吃边迎接世界末日。

承认吧,饕餮的欲望深深植根于每一个人心中,如果真有地球毁灭的前夕,你一定会饱餐一顿,把平时想吃不敢多吃的东西,巧克力、冰淇淋、糖果、午餐肉、培根、肥牛、汉堡、披萨、香肠以及一切需要油炸的东西狠狠吃一顿,满嘴流油地慷慨赴死。

“民以食为天”这句话真不算中国特色,连英国这样一个食物难吃到举世瞩目的国度亦然。某日我不小心在一群英国人中透露出“贵国啥都挺好,就东西难吃了点”的意思,不想引得群情激愤。大家认为要么是我开玩笑,要么就是完全没有找到好吃的东西在哪里。他们甚至提出要带东西来给我吃。我也非常讶异原来他们竟然不知道祖国东西难吃的!那炸鱼和薯条是什么鬼?我每次不得已去吃,都是思念着水煮鱼、酸菜鱼、剁椒鱼头、豆腐鱼头汤,甚至爆炒鱼鳔……下咽的。奈何英语水平够不上辩论,也只能作罢。

对高热量高糖高脂饮食的偏好,以及对低热量、味酸苦的食物的厌恶深植于我们的基因中。我们在亿万年进化的历程中,最高效地囤积热量、避免摄入有毒有害的物质,从而存活下来,生生不息。然而,从进化论的角度看,我们饮食偏好的基因到现在,第一次遇到了巨大的挑战。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物质普遍过剩的时代,肥胖及由此引发的疾病已经成为致死的一大元凶。甚至在很多国家,越贫穷的人越有肥胖病。这一颠覆常识的事实说明,人类作为一个物种,他的基因显然还不知道如何在物质极大丰富和适应匮乏残酷的环境之间寻得平衡。

而对某种口味的习惯到一定年龄之后也会固化,所以国内夕阳红团赴欧洲旅游必然人手一瓶老干妈,以便在连续几天的所谓“西餐”密集轰炸之后,能够找到一家卖糖醋排骨和宫保鸡丁的中餐馆,并就着老干妈吃下一口白米饭,激动得几乎老泪纵横。

反倒是一定年龄范围的孩子,很乐于尝试各种各样的食物。国内麦当劳、肯德基刚出现的时候,很多家长发现,那些自己最多每年只吃一两次的洋快餐店成了孩子们每周都要光顾的地方。连平时不愿吃的生菜、玉米什么的拌上沙拉酱也变得很受欢迎。因而,儿童饮食心理一直是心理学家们研究的重点——如果在孩提时期可塑性最强的时候建立起健康饮食习惯,就能极大降低肥胖和患相关疾病的风险,把“节食减肥”消耗的意志力都投入到别的更有意义的事情上,何乐而不为?

 

以下几种帮助儿童增加蔬果摄入的方法被饮食心理学家实证研究证明有效:

1.增加熟悉度。

对不熟悉的食物保持警惕是动物本能,尤其是初尝时有酸涩苦口感的食物。这让像西兰花、小包菜等等具有高营养价值的食物躺枪。对此饮食心理学家提出了一个方法:增加熟悉度。

1)提高孩子接触到这类食物的几率能够慢慢改变他们的看法。反复看见餐桌上出现这类食物,同时加大此类食物的分量和种类,孩子会在环境作用和潜移默化中慢慢接受并加大摄入。

2)将陌生和熟悉的食物或调料混搭。上文所述的沙拉酱提高生菜的摄入就是一例,比较健康的调料如自制番茄酱、希腊酸奶、橄榄油,加上奶酪、坚果等制作蔬菜,能够提高儿童摄入的意愿。

 

2.“模仿理论”:

父母的蔬果摄入量是最佳的预测孩子蔬果摄入量的指标(Diehl1999)。一个家庭中往往会出现饮食、生活习惯相仿,健康或疾病状况相似的情况。很多所谓遗传病被证实和生活习惯关系更大。所以父母检视自己的饮食习惯,合理规划每日食物摄入,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

有研究还指出,对于低龄儿童的家长食用蔬果的同时“作满意状”,能更有效地激发孩子去尝试。(小心别演得过了,孩子都很聪明……)此外同龄人的影响也不可忽视。有心理学家将饮食习惯迥异的孩童两两配对进餐,久而久之发现,如果见同伴吃得香,孩子们会更快更容易接受某种自己非常讨厌的食物。

 

3.奖励:

慎用!心理学家的实验多次证明过,用奖品鼓励孩子去吃某种食物,无论是孩子喜欢的还是讨厌的,最后效果都适得其反:孩子要么更讨厌该食物,要么喜欢的程度还下降了。社会心理学很早就发现了人类的这种心理机制:外在奖励的加入往往使得本来纯粹的爱好变得不再单纯。

有个经典地故事说明了这一点:一位爱清静的老爷爷想把在自己门口踢球的孩子赶走,但知道孩子任性不易劝服,于是给他们零花钱表示欢迎前来踢球。几次之后说自己破产,不能再给了。孩子们忿忿不平地说,没钱谁来踢啊!于是这个很有心机的老爷爷重获宁静的生活。当然在最初孩子完全抵触陌生的食物的阶段不妨奖励。但不建议把这当作一个长期策略。不只是饮食,对孩子培养教育的过程中任何方面都应该慎用奖励。没有什么动力能比得上发自内心的喜爱,和孩子一起发掘并守护这种真诚的喜爱,其实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Diehl JM (1999) Food preferences of 10- to 14-year-old boys and girls. Schweiz Med Wochenschr 129, 151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