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总“逃跑”,孩子更黏人—孩子的心理安全感


    我家孩子快 3 岁了,还天天黏着我。我要出门办事,她就抱着我的大腿不让走,我只能趁她睡觉,或者玩得入迷的时候偷偷走。要是被她发现了,她就大哭大闹。我就特别烦,会冲她喊:“你别跟着我,你要是总跟着妈妈,就不是一个听话的孩子。”可是怎么说都不行,每次出门都跟生离死别一样,哭得我又心疼又心烦。

    每个父母都有过被孩子“黏”的经历,心情好、时间又充裕的时候,被孩子黏是一种幸福的感觉。但是当心情不好或者时间不允许、分身乏术的时候,就会心生烦躁。为什么越是不想让孩子黏的时候,孩子就会越黏,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首先,别把孩子黏人看成缺点,12 岁的孩子出现黏人现象是非常正常的,因为他们正处于大脑发育的关键期,发育过程主要发生在处理负面情绪的大脑区域,所以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经常会流露出不快乐的情绪。事实上,孩子自己也正努力应付这些强烈而又复杂的感觉,所以,他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父母,对父母的依恋更加强烈。

    所以 12 岁的孩子黏人的表现最明显。他们把爸爸妈妈看作一个“安全的港湾”,只要稍稍觉得不安,就想跑回妈妈身边,寻找安全感。适度地允许孩子黏着父母,不仅可以满足孩子的安全感需要,还可以让孩子觉得愉悦,有助于培养孩子对他人的信任,有助于孩子将来更乐于接纳他人,与他人沟通和相处。

    孩子的安全感建立得好,在过了两岁之后,通常就会变得不那么黏人了,和妈妈在一起的时候,能安心地玩玩具,并不总是依偎在妈妈身边,即便妈妈短时间离开也能够独自玩耍,并不急于寻找,可以耐心等待。当妈妈回来的时候,会喜悦地与妈妈接触,很容易满足,这些表现说明孩子和妈妈的依恋关系稳定了。

    但是有些孩子在正常需要黏妈妈的时候没有被满足,就可能导致在两岁以后,无法形成稳定的亲子依恋关系,表现得越来越黏人,甚至步步紧逼。这造成了父母的困扰,父母越是烦躁,孩子就越是恐慌,就越黏得紧,形成恶性循环。

    案例中的妈妈因为孩子的屡次纠缠而不胜其烦,为了避免孩子哭闹甚至趁孩子睡觉或不注意“偷偷走掉”,被发现了会斥责孩子“你别跟着我,你要是总跟着妈妈,就不是一个听话的孩子”。这些方式会严重损害孩子的安全感,会令孩子更加担心、害怕,感觉妈妈离开就仿佛世界末日一样,甚至妈妈在身边的时候也要黏着,因为孩子认为“一睡觉妈妈就可能离开,我自己好好玩妈妈也可能离开,所以我要每时每刻盯住妈妈,不能让妈妈走”。这种状态一旦形成,不仅是大人,孩子其实更受困扰。

    通常“黏人宝宝”的形成有两种最大的可能:一种是父母过于黏孩子,造成了孩子的过度依赖;另一种是父母对孩子关注不够,没能满足孩子对父母的依恋需要,内心处于渴望状态和害怕失去的状态。两种可能其实造成的都是安全感不足,因此表现出来的都是黏人。

    给妈妈们的建议:

    妈妈每次离开的时候,要轻松愉悦、面带微笑,让孩子意识到,两个人的分开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并且是暂时的分开。

    如果条件允许,尽量不要只是妈妈一个人带孩子。爸爸多参与,让孩子不止黏一个人,有助于孩子安全分离。

    妈妈要充分利用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多关注孩子,保持足够的交流,一起玩耍、讲故事,要全心全意地陪伴孩子,这样孩子能产生满足感,明白妈妈是愿意和自己在一起的,内心就会安定。

    孩子的认知是从经验中来的,如果孩子一哭闹妈妈就不忍心离开了,那么孩子就会在妈妈每次离开的时候使用“哭闹”这个法宝。并且妈妈犹豫的时间越长,表现得越焦虑,孩子就会越觉得有机会让妈妈留下来。妈妈应该尽量提前告知孩子自己的行程,轻松表达“一会儿见”“我下班就回来”这一类的信息,别拖泥带水。

    妈妈能给予孩子很多,但最重要的就是爱,妈妈一定要在精神上和孩子相通,满足孩子情感上的需要,这样孩子在成长的路上内心是富足的,就会充满阳光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