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无限量,养有规则——如何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经常会遇到家长问询关于“如何培养孩子抗挫折能力”的问题,恰巧自己最近参加的一个读书会里大家也在讨论这个话题。

 

有个妈妈说,她家孩子今年6岁,男孩,无论做什么都要第一,只要不是第一,或感到自己没有赢,就会情绪失控,大哭大闹。在家里家人都尽量让着孩子,凡事都让他赢,可到了学校孩子经常因为输赢问题起情绪。同时,这位妈妈也担心家人这种“总让孩子赢”的方式,会不会让孩子没有抗挫折能力或者输不起。另一位妈妈说,她家是女孩,7岁,孩子比较内向、胆小,凡事都小心翼翼,生怕自己犯错,刚上小学时的第一个学期,课间从来不出去活动,因为担心下一节上课迟到。生活中妈妈也发现凡是有一点难度的事情,孩子第一反应就是拒绝尝试,用心理学专业一点的词汇就是有比较严重的“畏难情绪”。

 

上述这两位妈妈提到的“输不起”和“畏难情绪”都和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有关,即心理学中所提到的“逆商AQ”。

 

“逆商AQ”是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及情绪状态,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同样的打击,逆商高的人产生的挫折感低,而逆商低的人就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就如巴尔扎克所说:“苦难对于天才是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则是一个万丈深渊。”现实生活中可能很多家长都有类似上述两位妈妈的困扰,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作为家长我们需要怎样做,才能更好的助力孩子逆商的培养,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提升内在的力量感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需要我们一起来探讨另一个与之密切相关的问题,就是“孩子为什么会表现出抗挫折能力弱?”亲自带过孩子的父母一定都会非常清晰的记得这样一些画面:过了百天之后的小宝宝就开始表现出对外界的好奇,你抱着他的时候,他的小脑袋就开始摇摇晃晃的努力向外看。等到78个月左右,手部小肌肉稍灵活一点,就开始尝试着想要抢你喂他米粉的勺子,虽然那种尝试很艰难,但他仍然会很执着很坚定的一次次去尝试。再大一些到1岁左右,蹒跚学步时,小家伙会非常严肃的推开你想搀扶他的手,想要自己走......我们说每个孩子都具有这种天然的努力成长的动力,每个孩子都具有天然的对外界的好奇和探索能力。

 

那究竟是发生了什么,让孩子的这份天然的能力越来越弱?我们究竟该怎样做更恰当?这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大人去认真思考的问题。给大家出一个情景测试题:某一天你正在专注的忙着自己手边的事情,一抬头突然发现2岁多的宝宝自己爬到了看上去有些危险的很高凳子上。这时,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A.阻止孩子继续往上爬,防止危险的发生

B.快速走过去,帮孩子把稳凳子,协助他安全的完成探险任务

 

我们每个人的反应都会有很大的差异,而我们成人对孩子行为的反应,会一次次的教会孩子,当他遇到一些问题时,究竟该选择怎样做。

 

心理学中有一个词叫“适度挫折”,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温尼科特用了一个更易于理解的词“恰到好处的挫折”,什么是“恰到好处的挫折”,就是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为孩子那份天然的探索需求提供足够好的外界支持环境,就像上述情景测试中选项B做出的反应,给孩子的好奇和探索提供一个安全的支点。但很多时候,因为我们成人自身内在的心理安全感就是不足够的,所以,在与孩子互动的过程中,我们会不自觉的出现过度保护,过度限制的行为,而这些行为会一次次阻碍孩子抗挫折能力的发展。

 

除了“过度保护”,还有“过度溺爱”。尤其家中有老人帮助带孩子的情况就会显得更复杂,隔代教育中老人多半会过度溺爱孩子,过度保护再附加过度溺爱,会让一个孩子内在有很多的冲突,外在表现就会呈现出一系列让大人头疼的行为,比如抗挫折能力差、规则意识弱、情绪化、不自信等等。回到现实生活情境中,我经常会看到很多接送孩子上学放学的家长会将孩子的书包、餐盒乃至一个小拎包统统接过来帮孩子提着,然后孩子两手空空、轻飘飘的走在大人身后。一年级小一点的孩子还可以理解,因为书包的确太沉,但即使很重,孩子也需要所有承担,每个孩子自我负责的能力都是从这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一点点培养起来的,过度的“精心的照顾”会极大的阻碍孩子自然的成长。

 

针对上述两位妈妈所担心的“总让孩子赢”的情况,需要结合孩子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发展所处阶段,因材施教。通常情况下,2岁以下的孩子,大人可以示弱频次高些,尽可能多让孩子体验“赢”的感受,增强孩子内心的力量感,因为这个阶段孩子内在力量和成人相比本就很弱,需要大人不断的给孩子“赋能”。2岁到6岁,可以适当增加点难度,偶尔让孩子感受下小挫折,因为这个阶段是培养孩子规则意识和自信心很关键的时期。过度的挫折容易让孩子丧失自信,过度的纵容则不利于孩子边界感和规则意识的建立。当然,我这里说的“挫折”并不是刻意去制造逆境,让孩子感受挫败,而是顺应情境的适度挫折。6岁以上则需要让孩子尝试去理解挫折的意义了。因为这个阶段孩子对抽象概念已经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了,但仍需要大人恰当的引导。举了真实的例子:我姐姐家的孩子今年6岁,寒假的时候有一次我们一起玩纸牌游戏,他也是习惯性希望大人输,和我玩纸牌游戏时也是一样,中间我试着赢时,他马上就不高兴了。看到他那小表情,真是又好笑又担心。后来我想到一个办法,自己就装作自言自语的说“哎呀,这样陪玩可真是没意思啊,每次都是我输,好不容易来了好牌还是出错输了。这次我可要好好分析总结下自己失败的原因了,争取胜利......小对手,你准备好了吗,我要反击啦......”再后来,就慢慢变成他赢23次,我赢12次的模式了。

 

事后,我在想当时发生了什么,好像孩子也并不是不能接受“失败”这件事,只是他还不太清楚“失败”的意义所在,只是简单的把“赢”归为“好的”,把“输”归为“坏的”。更有甚者,会把“偶尔的错误”归因为是自己这个人不好。 突然想起多年前自己带过的一次夏令营中遇到的一个小女孩,从外在和客观条件来评估这个孩子真的可以称得上“优秀”了,但即使每个人都告诉她“你真的很棒”好像仍然没有办法撼动孩子内心深处对自己的评判。一次小活动中,这个孩子的这种潜在的思维模式一下子就暴露出来了。那是一个需要团队合作的一个小游戏,每组4个人,接力完成任务,只有一个人完成任务后,才可以把任务清单传给下一个人去执行新的任务。当时这个女孩排在第二号位置,两组竞技,她们这组到她这一环节,耽误了时间(我猜测当时她一定是太紧张)导致没有获得最后的胜利。当我宣布比赛结果时,这个女孩情绪大变,开始痛哭起来,伤心程度无法形容,当时把在场的所有同学和老师都震住了。

 

这个孩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强烈的反应,恰恰是因为孩子内在有一个专属于她自己的“思维逻辑”,即只有我把事情做得好,才能证明我是“好的”,如果不能把事情做好,则说明我是“坏的”。在她潜在的思维逻辑中“事”即是“人”。“失败乃成功之母”不该把它当做一个口号,而是要将其转化成真正的能量,引导孩子尝试从另一个视角重新审视,让孩子知道怎样从失败中汲取教训,与孩子一起探讨获得了哪些宝贵经验,以及如何避免类似失误。只有真的做了这些,“失败才能真的成为成功之母”。其次,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作为父母,我们最重要的就是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即建立“联结”。孩子需要不断的关爱和照顾,就好像有一个杯子,需要不断蓄水一样。当孩子饿了、累了、孤单、伤心时,他就需要有人照顾和抚慰,就好像他那有个水杯空了,需要加水一样。而孩子的父母或者其他照料者就是那个大的蓄水池。孩子的每次探险都从蓄水池出发,探险结束后又回到蓄水池歇息,重新储备能力。大人除了通过食物外,多拥抱孩子、与孩子一起玩耍以及交流谈心,安慰孩子难过的心情等都能起到“蓄水”的作用。换就话说,就是用我们的爱,一次次把孩子的杯子装满。

 

因为没有爱,就没有关系,没有关系,就没有教育。

 

爱无限量,养有规则。孩子的成长,需要不断的关爱和照顾,就好像有一个杯子,需要不断蓄水一样。作为父母,我们需要用爱先蓄满孩子的空杯,更需要在孩子遇到挫折时,恰当引导,让孩子从挫折中获得经验和教训,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真正汲取力量,面对挫折,勇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