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给我一个任务
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太快,
蜗牛已经尽力爬,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
真奇怪,为什么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啊!为什么?」
小葵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非常磨蹭的小孩。“你早上到底起不起床?”“叫你吃饭为什么要叫两三遍?”“十点洗漱为什么十一点还不睡?”小葵其实也不明白,小葵并不是故意那样的呢,感觉好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看见妈妈那么催促我也觉得很痛苦。
可是早上就是起不来。晚上也不想睡。妈妈不催我的时候拖延十五分钟。妈妈一催我的时候,我又对自己生气,又对妈妈生气,又想要补偿连睡个觉的自由都没有的自己,于是拖延一小时……
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
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
彷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
晓静的女儿今年是幼儿园小班。
现在的生活简直就像打仗一样,每天早晨晓静叫女儿起床都要很多次,到了最后晓静都要忍不住冲着女儿大吼,并气急败坏地把女儿从被子里拎出来。那时的情绪简直无法控制。晓静越催促女儿,女儿就越慢,然后,晓静的火气就越来越大,简直快要崩溃了。
她发现和女儿的交流永远都是催促,她催着女儿快点起床,快点洗脸,快点刷牙,快点吃饭,快点出门,快点洗澡,快点睡觉,快点玩好回家。什么都是快点快点快点……
我拉它,我扯它,我甚至想踢它,
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
小孩也很委屈:我已经尽了力,为何会这样?
孩子为什么会拖延?
其实,小孩子很多时候的【拖延】,并不是大人们以为的那样,是故意的,或者就是想要作对。孩子们对于世界的理解不一样,他们较多注意自己的感受,而较少注意来自于现实的压力。
父母觉得孩子的磨蹭,就是不听话,会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节奏来做事。
的确,父母有很多来自现实的压力。比如如果不抓紧,父母上班和孩子上幼儿园就会迟到。如果不快点睡觉,那孩子的身体发育是不是会有影响?
当然,这不代表孩子的拖延就是好习惯。但作为父母,首先要觉察这些催促是不是来自自身的焦虑,很多时候这些焦虑不经任何处理就传递给孩子,以后孩子很容易成为一个很焦虑的人;
其次要看看方法是否得当,一味催促的效果很差,有时越是催促,孩子也会随之变得越焦躁,动作反而会更慢。
怎样面对孩子的拖延?
少给孩子贴标签,多采取鼓励的方法
不要因为孩子速度有些慢,就给他贴上“动作慢”、“爱磨蹭”的标签,孩子面对这种标签其实很反感,但不会用合适的方式去表达,要么就是很焦躁,养成脾气大的习惯;要么就是在长期的抗争中认同这种标签,变成真正的爱磨蹭的孩子。正确的做法是一旦孩子稍有进步,就给予肯定和奖励,这种强化对学龄前孩子特别有效。
寻找让孩子产生兴趣的目标
孩子磨蹭,家长要帮着他一起找到原因。很多时候,学龄前孩子磨蹭是因为目标枯燥不吸引人。就拿刷牙来说,如果只是催“快快快”,别说孩子,就连大人都觉得烦。但如果换个方式,让孩子和爸爸妈妈比谁的牙齿刷得更白,谁刷出的泡沫多,效果往往就会不同。
偶尔让孩子尝尝“苦头”
虽然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改掉“拖延症”的坏毛病,可是一旦孩子拖延了,就会忍不住要帮助孩子,纵容孩子。其实,有时让孩子尝尝“苦头”是有必要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后果承担法。比如孩子因为拖延导致误了去旅游的大巴,这种情况家长就可以试试不干预,让他尝尝拖延的“小苦头”。
放慢速度,尊重孩子自己的节奏
更多的时候,父母要耐下性子,陪着孩子经历孩子自己要经历的过程。让孩子自己学会思考,找到自己的方式来认识这个世界,让孩子调整自己的生物钟,适应生活的节奏。任何孩子都要花一些时间自己去成长。
反正上帝不管了,我还管什么?
让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
咦?我闻到花香,原来这边还有个花园,
我感到微风,原来夜里的微风这么温柔。
慢着!我听到鸟叫,我听到虫鸣。
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
咦?我以前怎么没有这般细腻的体会?
我忽然想起来了,莫非我错了?
是上帝叫一只蜗牛牵我去散步。